在很多人的胃里,居住着一群“不速之客”——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它能耐很大,全世界近一半的人口都被它感染了,在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接近50%。今天,我们就来全面认识一下这位超级细菌。
一、它有强大的生存本领
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消化中心主任曲卫介绍,我们的胃酸能杀死绝大多数细菌,但幽门螺杆菌却能在我们的胃里长期居住,它有以下特点:
1.它能产生大量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的氨能够中和胃酸,形成有利于Hp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环境。
2.它的鞭毛使它能够穿过黏液层,紧紧附着在胃黏膜上皮细胞上,躲避胃液的攻击。
3.它产生的毒素导致细胞损伤,引发慢性炎症反应。
二、感染Hp后有哪些症状?
其实,绝大多数感染者(约70%)没有任何症状,好像能与Hp“和平共处”。
部分感染者会出现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没有特异性。如上腹部疼痛、饱胀或烧灼感,嗳气、反酸、食欲不振、餐后饱胀不适、口臭等。
三、它有哪些危害?
虽然很多Hp感染者没有症状,但幽门螺杆菌是公认的一类致癌物,它对胃的危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研究显示,几乎所有感染者都会患上慢性活动性胃炎,长期的炎症可能导致胃黏膜出现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最终约有1%的感染者会发生胃癌或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
四、如何检测Hp?
1.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这是目前最推荐的方法。它准确、无痛,且能反映当前是否正在感染。
2.粪便抗原检测:检测粪便中是否有Hp抗原,准确性与呼气试验相当,尤其适用于儿童。
3.胃镜检查:通过胃镜取一小块胃黏膜组织进行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学检查等)。好处是能同时观察胃部的真实情况,但属于有创检查。
注意:抽血查抗体只能说明曾经感染过,不能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因此不用于诊断或评估疗效。
五、需要治疗吗?
目前观点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没有特殊情况,如存在系统性疾病、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高龄等,均建议治疗。
六、如何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通常采用四联疗法(两种抗生素 +质子泵抑制剂 +铋剂)。
注意:治疗要遵医嘱,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否则极易导致根除失败和细菌耐药。
七、如何复查?
根除治疗结束1月后,进行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复查,确认是否成功根除。
注意:复查需要停用抗生素、有抑菌作用的中药至少4周,停抑酸药物至少2周;另外,需要禁食或空腹2小时以上。
八、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预防是关键:
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饭前便后认真洗手。
避免不良习惯:不要口对口喂食婴幼儿,不要将咀嚼过的食物喂给孩子。情侣间深吻也可能传播。
餐具消毒:定期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
重视口腔卫生:幽门螺杆菌不仅存在于胃里,也可能在牙菌斑中“定居”,成为胃部再感染的潜在来源。因此,认真刷牙、定期洁牙,保持良好的口腔环境同样重要。
科学认识幽门螺杆菌,不要恐慌,感染了就规范治疗。科学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守护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