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后寒气渐重,女性宫寒问题易加重,表现为手脚冰凉、月经色暗、痛经、腰酸等。
俗话说:宫寒不是病,不调就多病。
所谓宫寒,是中医学上的一个概念,通俗讲就是“子宫寒冷”。然而,中医所说的“子宫”与西医所指的子宫不同,通常称为“胞宫”,它的范围要更大些,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多个器官。女性很多健康的问题,都或多或少与“宫寒”有关,宫寒不是病,但会让女性更“多病”。
据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西院区(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妇科主任郝霞介绍,立秋时节,外界阳气尚存,正是借助天时,温通经络、驱散内寒、调和气血的绝佳时机!抓住这个窗口期进行针对性养护,能事半功倍。西院区妇科针对女性“宫寒”,推出不同的“组合拳”,为“冰美人”补足气血。
组合拳一:“穴位贴+药”,即有针对性的多种贴敷药物叠加,增强效果;
组合拳二:“穴位贴+灸”,即结合病人体质,穴位贴与脐灸、针灸、艾灸等方法结合,增强阳气的宣发,更好的治疗疾病;
组合拳三:“穴位贴+针”,穴位贴配合针刺、穴位埋针等治疗寒湿凝滞、气血亏虚等引起痛经、经期头痛等多种妇科疾病。
西院区妇科根据女性特有生理特点及常见虚寒性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不孕不育、产后身痛、更年期症状等)精心组方选药,借天时之力,通过中医传统疗法的脐灸、针灸、穴位埋线、中药塌渍、艾灸、耳穴压豆、揿针等,为您驱散寒湿,温养胞宫,焕发健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