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完成高难度TAVR手术,为高龄重症患者带来“心”希望

2025-08-08 17:30 来源: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分享到:

近日,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心内科成功应用SAPIEN 3球扩瓣膜,为一名80岁高龄的Type 1型功能性二叶瓣合并重度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这类高风险瓣膜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病情复杂:高龄患者面临多重挑战

患者为80岁男性,因“活动后胸闷憋气10余天”入院,病情进展迅速,入院前1天不能平卧,轻微活动即可出现胸闷憋气不耐受。检查显示其心功能指标BNP显著升高,肝功能恶化,并伴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及肺水肿。既往有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心功能不全等病史,外科手术风险极高。

术前超声评估:看清心脏的“故障”

心脏超声就像一台“透视仪”,能帮医生看清患者心脏的详细情况。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主动脉瓣严重钙化、变硬,导致瓣膜开口狭窄,血流受阻——收缩期瓣口最大前向血流速度约4.8 m/s,跨瓣压差达到91mmHg(正常应低于20mmHg),这意味着心脏需要更费力才能把血液泵出去。同时,患者心脏已经不堪重负:左心房、左心室扩大,肺动脉压力飙升到75mmHg(正常<25mmHg),心脏收缩功能明显下降(EF值仅35%,正常>50%)。此外,主动脉瓣还合并中度反流,血液泵出去后又漏回来,进一步加重了心脏负担。这些数据都说明,患者的心脏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必须尽快干预。

术前CT评估:精准规划手术方案

通过高精度CT扫描,发现老人的主动脉瓣属于“Type 1型功能性二叶瓣”——虽然看起来有三个瓣叶,但其中两个瓣叶(右冠瓣和左冠瓣)部分粘连,实际工作起来更像二叶瓣,且瓣叶边缘严重钙化,甚至蔓延到瓣环底部。更棘手的是,他的血管条件也不理想:左侧髂总动脉狭窄,可能影响手术入路。但好消息是,CT测量显示他的冠脉开口高度足够(左冠17mm,右冠17.1mm),瓣环直径28mm,适合植入26mm的球扩瓣膜。这些精准数据就像“作战地图”,帮助团队提前规避风险,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多学科协作:量身定制手术方案

面对高风险病例,东院区心内科副主任杨德玉联合麻醉科、超声科、影像科、ICU及介入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与院外高水平团队讨论后,最终决定采用国际公认的SAPIEN 3球扩瓣膜行TAVR手术。该瓣膜具有植入精准、稳定性高的优势,尤其适合钙化严重的瓣膜病变。

手术过程精准高效。麻醉科全程监测血流动力学及氧供平衡,确保患者安全;心内科经右侧股动脉主入路,通过球囊预扩后成功植入26mm瓣膜;超声团队实时经食道超声评估瓣膜位置及反流情况;介入手术室团队紧密配合,保证相关物料的及时充足供应,影像清晰与操作流畅。手术成功克服了钙化瓣膜置换、低心功能耐受等难题,术后患者转入ICU,经胸腔积液引流等综合管理,恢复良好,瓣膜功能正常。

此次手术的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医院心内科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实现重要突破,更展现了多学科团队(MDT)模式在心血管危重症救治中的核心作用,及应对复杂高危病例的技术实力与协作能力。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将继续引入新术式,持续创新诊疗策略,为区域内更多高龄、高风险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障,实现在“家门口”就能治愈重症,迎来新生。

健康科普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是一种微创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通过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这个过程无需开胸,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合高龄、开胸风险高、有主动脉瓣严重狭窄的患者。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