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不是“痄腮”!6 岁男童腮腺肿胀如球,“真凶”竟是它……

2025-07-22 15:52 来源: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分享到:

腮腺作为人体唾液腺中最大的腺体,一旦出现感染肿胀,家长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痄腮”——即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还有一种由细菌感染引发的化脓性腮腺炎,其发病急、病情凶险,且极易与流行性腮腺炎混淆。近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感染科联合医学影像科、超声医学中心成功救治了一名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重症化脓性腮腺炎患儿。

紧急就诊

6岁患儿腮腺及下颌区肿胀如球

6岁的小杰(化名)因“发热 4天、皮疹 3天、腮部肿痛 1天”被父母紧急送往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进入感染科诊室时,孩子稚嫩的脸庞因高热泛红,全身布满皮疹,最令人揪心的是他的腮腺及下颌区肿胀如球,剧烈的疼痛让他连张嘴都异常困难。看着孩子痛苦不堪的模样,束手无策的父母在一旁急得潸然泪下。

持续高热与显著的腮腺下颌区肿胀,引起了感染科团队的高度警惕。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医生判断:这绝非普通的腮腺炎。

凶险隐患

腮腺毗邻要害,感染或危及生命

腮腺的位置十分特殊,它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且紧贴气道与颅底。一旦感染形成脓肿,不仅可能压迫气道危及呼吸,更可能沿筋膜间隙扩散,引发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如此凶险的感染,“时间就是生命”。感染科团队第一时间启动经验性强效抗生素治疗,同时请医学影像科、超声医学中心专家进行紧急病灶评估。

精准诊断

锁定感染源——A族溶血性链球菌

检查结果很快陆续回报:颈部CT及超声提示,小杰存在明显的化脓性腮腺炎合并颈部的蜂窝织炎。揪出病因、对症治疗刻不容缓。

感染科医生同步采集咽拭子进行检测。咽部分泌物快速多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明确指向了感染“元凶”——A族溶血性链球菌(GAS)。

A族溶血性链球菌

A族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儿童临床疾病类型最多的病原体之一。当它突破人体皮肤和黏膜屏障,侵入正常无菌的组织、器官或体液时,可引发局部或全身性侵袭性感染:轻症可表现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软组织感染;重症则可能导致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蜂窝织炎、脓肿,甚至肺炎、脑膜炎、骨髓炎等严重病症。

调整救治

药物强效直击致病菌,病情逐渐好转

明确诊断后,治疗团队立即升级治疗方案:根据药敏结果优化抗生素使用,确保药物强效直击A族溶血性链球菌。同时,感染科团队密切监测小杰的体温、炎症指标、腮腺肿胀消退情况及神经系统症状,严防并发症发生;护理团队则精心为孩子清洁口腔,并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缓解疼痛。

在多学科团队的协同救治下,小杰的病情逐渐好转:顽固的高热慢慢退去,馒头般肿胀的腮部日渐消退,疼痛明显减轻,全身皮疹也逐渐褪色。最终,那个因疼痛不敢张嘴的孩子重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也能正常进食了。目前,小杰已康复出院。

健康提醒

警惕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儿童头颈部感染因位置特殊,潜在风险极大,而精准快速的诊断与多学科联合干预是救治成功的关键。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感染科团队在复杂凶险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救治中,已积累了丰富经验。

专家特别提醒: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虽常见,但往往未得到足够重视,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及后果却较为严重。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皮肤黏膜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方法。此外,还需要加强锻炼、保持营养均衡、规律作息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一旦感染应尽快就医。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