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模糊的世界成为生活的烦恼,那些被眼镜束缚的瞬间,犹如逐渐蒙尘的一扇窗。什么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高度近视难题?手术治疗是否安全可靠?一枚凝聚科技智慧的 ICL晶体,如何为患者擦亮视界之窗?近日,QTV 《手术现场直击》栏目播出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眼科医院副院长、北部院区院长吴晓明主刀的 ICL植入手术,通过这种“加法”手术,为高度近视患者重塑高清视界。
突破近视度数限制,为视力做“加法”
高度近视的你,是否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摸找眼镜;运动时眼镜不停下滑,汗水模糊视线;吃火锅时镜片瞬间起雾,美味当前却一片朦胧;厚重的镜片让眼睛显得极小,摘下眼镜连自己都认不出……这些困扰都是高度近视者的日常。然而,随着眼科医疗技术的发展,ICL植入手术正为众多高度近视患者解开枷锁。
ICL植入手术是一种近视“加法”手术,它不切削角膜,保持了角膜以及眼部结构的完整性,通过一个微小切口将晶体植入眼内,可同时矫正近视与散光。ICL的矫正范围广,可矫正1800度以内近视,也可矫正 600度以内的散光。
在运动爱好者的世界里,近视曾是追逐热爱道路上的一道阻碍。在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完成ICL手术的小雨 (化名 )是一名资深运动爱好者,经常参加马拉松比赛,但她从初中开始就与近视相伴,左眼近视 900度、右眼近视 1050度。厚重的镜片不仅影响形象,更在跑步、健身时带来诸多不便,近视让她在运动中始终束手束脚。前不久,她来到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吴晓明主任医师门诊就诊,接受 ICL植入手术,不仅双眼视力达到1.0,更在马拉松赛场上摆脱了厚重眼镜的束缚,以清晰视界畅享运动激情。
保护角膜完整性,安全有保障
据介绍, ICL植入手术不需要切削角膜组织,这有助于保持角膜的自然结构和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以有效保护角膜完整性,避免了由于角膜变薄可能引发的问题,如近视回退等。而且ICL植入手术是可逆的,如果患者对术后效果不满意或出于其他原因需要调整视力,ICL晶体可以被取出或更换。取出后,眼睛将恢复到术前的状态,这一特性为患者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ICL手术恢复程度根据每个人的眼部条件而不同,一般在术后1天即可恢复正常视力。
目前,ICL植入术已成为高度近视、超高度近视及角膜较薄患者的优选矫正方式,尤其适用于有运动需求、对术后视觉质量要求较高的人群。从马拉松到潜水,ICL植入术正以精准、安全、可逆的技术优势,为无数近视患者解锁清晰视界,让他们在运动与生活中尽情释放潜能。
吴晓明主任医师表示,面对手术方式的抉择时,除了考虑不同术式的矫正范围,还需要考虑自身眼睛条件、用眼需求、职业特点等因素,有意向接受 ICL手术的患者,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术前检查,由专业医生评估手术适应性,以确保手术安全与效果。
手术专家:吴晓明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副院长,北部院区院长,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白内障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白内障学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保健学组委员。
师从于谢立信院士,先后参与中央保健局、“863”重大课题和“973”前期课题等课题研究,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曾获得山东省优秀医师、山东省优秀保健个人、青岛市优秀青年医学专家、青岛市卫生系统优质服务明星。ICL全球认证手术专家。在各种类型白内障、复杂白内障和晶体脱位、各种多焦点人工晶体和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及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ICL)治疗高度近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