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薄疤痕,刀尖妊娠!
一丝隐痛敲响无声惊雷
初夏的青岛碧空如洗,柔云似絮,产科专家门诊主任医师孙永红却无心欣赏这明媚光景。当三十九岁的二胎孕妇L女士,在产检中轻描淡写地提及疤痕子宫处“轻微疼痛”时,孙永红心中警铃大作。疤痕如纸,二胎如刃,那一点隐痛恰似无声的惊雷——子宫破裂的阴影,在职业敏感中骤然放大。
彩超与胎心监护平静如常,但根据妊娠病史、子宫下段疼痛症状及查体,孙永红感到危险已悄然逼近,她郑重建议L女士立即住院。然而面对这“轻微疼痛”,L女士及家属并未在意,带着侥幸离开了医院。
三通电话,穿透侥幸!
她的坚持为生命按下“暂停键”
门诊结束后,午休时分的孙永红心绪难平,再次致电病房,确认L女士尚未入院。于是她拨通了L女士的电话,恳切说明潜在凶险。对方却以家中事情未准备好,爱人没时间为由,不想住院。晚饭后,孙永红又一次拨通电话,L女士疼痛依旧,竟还宽慰道:“孙主任,下腹仍疼痛,但没有加重,您不用这么紧张啊!”
次日午后,孙永红从夜班疲惫的浅睡中醒来,第一件事便是通过手机端查看病历系统——L女士终于入院了。孙永红立即联系当班医生,强调高度怀疑子宫破裂,必须立即复查超声。超声结果仍无破裂征象,孙永红却更加不安,她深知平静表象下或许正酝酿着风暴。当晚七点多,她拨通了次日值班医生崔晓清医生的电话,从备血、止血药物到手术室、儿科的抢救准备,事无巨细地敲定了手术预案。她最后叮嘱:“好好休息,我们明天需要全神贯注做好全力以赴的抢救准备!”
蝉翼薄壁,惊现破口!
千钧一发间“缝”回生命之弦
第三天,经过孙永红的耐心沟通,孕妇及家属终于同意手术并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同时孙永红电话汇报了正在看专家门诊的佟玲副主任,并同步启动危重孕产妇应急处置预案。
孙永红为病人精心手术场景
手术室里,当手术刀划开L女士的腹腔,孙永红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前景象令人悚然:子宫下段薄如蝉翼,右侧赫然一道两厘米破口,羊膜囊已悄然从裂隙中凸出,犹如挣扎欲出的气球,再迟片刻便是天塌地陷!
打开腹腔所见,子宫下段已非常薄弱,右侧下段可见一2cm破裂口,羊膜囊突出。
“好悬啊……”孙永红长叹一声,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她避开最薄弱的区域,果断切开子宫,一个健壮的男婴被安全捧出。手术室里,修补的针线细细缝合了生命的裂隙,也重新缝合了命运那几乎断裂的丝弦。
术后,当孙永红向家属展示那惊心动魄的破口时,L女士激动难抑“开始我们并不想住院,还想拖几天,对您的意见也没引起重视,毕竟才38周多,还不到39周,想再等等。在您的再三劝说和一次又一次的追踪下,我们意识到,情况可能比较严重,这才住了院。手术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太幸运了!要不是您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心,我们很可能会发生大出血,危及母婴生命的严重后果。我们真是太幸运了,庆幸遇到了一位好医生,选择了一家好医院......”后来,甚至还通过市长热线表达心声。
L女士母子的平安出院,是孙永红主任医师近四十年产科生涯中一场险境突围的缩影。她常言:“产科工作极富挑战性,涉及母婴两条生命,风险无处不在。”——此中真味,恰是于风平浪静时洞悉骇浪,在蛛丝马迹处捕捉惊雷。那日青岛初夏澄澈的蓝天之下,孙永红以警觉为灯、责任为舟,三通电话如锚,于无形深渊边牢牢系住了一叶生命之舟。
所谓仁心,正是以专业为锋镝,洞穿侥幸迷雾;所谓大医,便是将责任化为不绝的呼唤,直至唤醒沉溺于日常幻梦中的人心。生命脆弱如露亦坚韧如丝,有时只系于医者一念之执、一声之唤——那穿透电话线的焦虑与关切,是风暴前最珍贵的哨音。
产科科室简介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产科成立于1989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具备临床、教学、科研能力,承担潍坊医学院实习带教和滨州医学院本科理论授课及见习带教等教学任务。1995年至今为国家级爱婴医院,2000年获山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2006年获青岛市女职工文明岗,2007年获开发区护理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2008年获青岛市护理服务示范病房,2009年获青岛市女职工明显岗、医院十佳服务科室、医院舒心病房,2012年院先进科室、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2013年获青岛市母婴床旁护理示范病房、区院先进科室,2016年获青岛市工人先锋号,多次获优秀教学教研室。
产科拥有床位30张,年门诊量达到20000余人次,分娩数近2000人次。产科有一支具备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技术队伍,现有产科医护人员5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护师2人,中级人员20余人,已具有很高的诊治水平,2016年被列为区级危重疑难病例中心,每年抢救几百例危重孕产妇,接诊周边会诊和危重产妇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