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三河埠新村,每一名穿着普通、面露笑容的“青岛大姨”,都可能“身怀绝技”。
活动室里,她们是能剪“喜鹊登枝”的“艺术家”;村民家中,她们是排忧解难的“知心人”;婚礼上,她们是蒸馒头、炸喜果的“娘家人”……
在三河埠新村,她们还有个共同的名字——乡村志愿“帮喜团”。
△帮喜团”成员为村民的婚礼进行装饰
最近,这个有着54名女性成员的“帮喜团”“火”了,作为唯一一个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案例成功入选16个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青岛市三八红旗手、三河埠新村党委书记毕纪花自豪不已:“现在‘帮喜团’不只是服务我们村,全镇41场村民的婚礼都有我们的身影!”
剪纸“剪”出来的志愿服务团
三河埠新村的剪纸文化由来已久,男性村民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妇女常常聚在一起剪纸。
2020年的一天,毕纪花和村民姐妹正在一起剪纸,闲聊间得知村民纪秀云要给儿子筹备婚礼。“酒席、彩礼、人力,方方面面都要花钱。”虽然是喜事,可纪秀云还是不免为“钱”发愁。
这时,有人说:“姐,你带个头,婚礼办得简单些,到时候咱也一块去帮帮忙,这事儿不就办成了吗?”
这话也给毕纪花提了个醒,既然纪大姐也为此发愁,何不找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在毕纪花的推动下,纪秀云把亲家母请到了剪纸活动室里,两家人一边学剪纸一边聊家事。在闲谈中,新娘一家也认可了这个提议,两家人商议过后,把婚宴从市区酒店改到了镇上,给小两口省下了近两万元,成为他们小家庭的“幸福基金”。
这场婚礼让全村人都看到了移风易俗带来的好处。很快,一支有着剪纸、锣鼓、制作喜茶果等传统手艺的“帮喜团”就此成立,纪秀云也成了其中一员。
每当村里有新人结婚,“帮喜团”就主动前来帮忙,大家一起蒸喜饽饽、精心剪制“囍”字等,作为新婚礼物赠予新人,并向他们讲述婚事新办的好处,引导村民摒弃陋习、树立新风。婚礼当天,“帮喜团”还会为新人进行锣鼓、秧歌表演。
从一群人到一个镇
就这样,三河埠新村有个“帮喜团”的消息渐渐传了开来。当人们发现即使没有高档酒席、高额彩礼,也能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时,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主动了解什么是“移风易俗”。
截至目前,三河埠新村“帮喜团”志愿服务队服务范围拓展至全镇,已服务全镇41对新人,帮助节省费用达60余万元。
“要想真正让村民改变行动,绝不是个口号就能成的事儿。除了宣传引导,更要用实际行动让人们看见变化。”毕纪花说,“新式文明婚礼虽然简单,但不能简陋,一定要热闹。”
此时,大场镇政府为“帮喜团”送来了“及时雨”。
“听说我们成立了‘帮喜团’后,镇上给我们配备了充气拱门还有锣鼓队,‘帮喜团’能为新人们提供的服务就更多了。”毕纪花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除此之外,针对传统婚宴存在铺张浪费的可能性,大场镇政府还与镇上部分酒店签订了协议书,明确婚宴套餐标准,帮助新人降低婚礼成本。
三河埠新村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又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商议后,完善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制定了《村规民约三字经》,明确了红白事操办标准,并在村里的乡村振兴村史馆内悬挂上墙。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河埠新村的带动下,大场镇各村也陆续有了自己的“帮喜团”。作为这方面的“先例”,三河埠新村“帮喜团”成员又多了一项任务——为各村“帮喜团”成员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做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文明新风吹来满镇幸福
随着服务的家庭越来越多,“帮喜团”的服务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没有婚礼的时候,我们就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巡演’。”近年来,3部以《彩礼》《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为主题的小戏小品在大场镇各村上演,毕纪花还带领“帮喜团”成员在7个新村开展移风易俗剪纸培训班,创新“葡萄架下话新风”、“拉呱式”庭院会等5种活动形式。
“去年,我们村还创建了‘红袖三河’妇建品牌,包括红袖帮喜、红袖拥军、红袖助老、红袖妈妈、红袖矛调、红袖工坊六个妇女团队,把六个自然村的巾帼志愿者全都调动起来了。”毕纪花介绍,据统计,2025年以来,“帮喜团”志愿服务队已开展了130余次活动。
为鼓励更多村民参与移风易俗行动,大场镇还建立了“帮喜服务+信用积分”新模式,村民通过签订《文明新婚承诺书》、参加移风易俗剪纸活动、开展文明新风宣讲、帮助婚礼现场布置等志愿服务即可获取积分,并能在“信用超市”内兑换生活用品。
以“帮喜团”成员为例,她们已参与积分兑换182余次,兑换的生活用品价值达5900余元。
为什么大场镇能建起一支“帮喜团”?记者了解到,其实早在1988年,曾经的塔山乡(现大场镇三河埠、官庄岭等新村附近区域)就曾有过移风易俗的生动实践,彼时,塔山乡党团组织建立了27个迎亲送亲队,号召团员带头婚事新办,倡导促成200场文明、热闹、节俭的歌舞婚礼。
如今,在三河埠新村妇女们的推动下,移风易俗的新风再次吹进大场镇的家家户户。
毕纪花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持续壮大“帮喜团”队伍,充分发挥妇女群众在移风易俗中的积极作用,以剪纸等传统民俗承载文明新风、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带动更多村民成为移风易俗的受益者、推动者、建设者。
青岛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河埠新村的“帮喜团”,正是农村妇女参与移风易俗的优秀典型,青岛市妇联近年来通过集中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教育月”活动,充分挖掘一批有代表性的巾帼案例,深入打造“琴岛缘·幸福家”婚恋服务品牌,开展“移风易俗巾帼先行”主题活动,市妇联也将继续带动全市妇女,共同唱响大力宣传移风易俗的岛城巾帼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