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青岛市中心血站机采部的护士姐妹们像往常一样热情而忙碌地接待着每一位献血者,他,像老朋友一样出现在献血大厅,填表、测血压、体检、检验,熟练地挽起衣袖,针头刺入血管的瞬间,他的神情平静而坚定。
这是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输血科主任苏乃伦职业生涯的第18次无偿献血,也是他退休前一份重要的仪式感,为自己的无偿献血旅程画上圆满句号。从青丝到白发,从热血青年到学科带头人,他用35年职业生涯与29年无偿献血之路,诠释了“以生命守护生命”的使命担当。
初心如磐:
在无偿献血起步初期点燃第一簇火苗
苏乃伦,1990年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1996年,当“无偿献血”对大多数人还是陌生概念时,作为青年医生的他就成为了第一代献血人。彼时公众对无偿献血还充满各种疑虑与担忧,担心献血伤了元气,担心献血会传染疾病,担心自己献了血会贫血……“如果连医务人员都不带头,怎么让公众相信献血安全?”从此,他不仅成为医院首批“固定献血者”,更成为一名热情的无偿献血宣传者和科普者,带动着身边的家人、同事和朋友们一起参加无偿献血,组建起流动的“生命银行”。28年来,他累计献血18次,捐献全血24.5单位、血小板8个治疗量。
双肩担责:
既是“血液管家”更是“热血先锋”
作为输血科主任,苏乃伦始终恪守“血液零浪费”准则,带领团队建立智能血液库存预警管理制度,严格做好血液三级库存管理,严把血液质量管理关。身为献血者,他身体力行证明“科学献血无损健康”,只要有时间就经常参与无偿献血,被同事们誉为“永不停歇的血细胞”。“每袋血都是生命的接力棒,我的工作就是让每滴血都精准奔赴需要它的生命。”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薪火相传:
退休前的特殊“医嘱”
跟苏主任一同前来献血的同事钟医生介绍:“刚入职时,我特别害怕献血的针头,好几次在献血屋外徘徊,还是苏主任的鼓励和陪同,让我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献血,他说‘当你的血液流入他人身体时,你会读懂医者的真谛’。”当鲜血缓缓流入血袋,苏乃伦拿着鲜红的献血证动情地说:“这是我特殊的‘医嘱’——请永远记着,我们不仅是血液的管理者,更是生命的传递者。”
这位老主任用近三十年的热血情书写的不只是个人的奉献篇章,更是一曲关于生命接力和爱心传递的时代赞歌。当新的血液工作者们郑重接过献血证,一场跨越时代的生命守护,正在续写新的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