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术后刀口处“鼓起大包” 原来是切口疝并嵌顿——八医为七旬老太巧补腹壁切口疝

2024-10-31 19:30 来源: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分享到:

患者王阿姨,已是古稀之年,4年前因直肠肿瘤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1年,患者原腹部切口位置出现一个包块,初始较小,可自行还纳,无明显不适感。随着时间延长,包块越来越大,无法自行还纳,并伴随疼痛、大便不畅等症状。患者家属十分担忧,怀疑是肿瘤复发。

几经周转,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普外科就诊,孙国志主任经细致查体、问诊后,结合影像学资料,最终确诊患者为切口疝并嵌顿。经过孙国志的耐心讲解,患者家属消除疑虑,当即同意手术治疗。

患者入院后,东院区普外科疝病中心负责人周云鹏为其安排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同时,为保证围手术期安全性,周云鹏通过医务科联系全院相关科室行术前MDT讨论,最终决定为患者施行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

手术如期开展,孙国志带领团队凭借娴熟的微创手术操作技术,仅用1小时,便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完全腹腔内修补术(IPOM)。

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进食,腹部仅留有3个0.5-1.0cm切口,疼痛轻微,术后无需拆线。目前患者已痊愈出院。

孙国志主任提醒大家:切口疝不能自愈或者通过药物治疗,会随着病程的发展而逐渐增大。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的小切口疝,可随着病程的发展为巨大切口疝,导致腹壁功能不全,引起患者出现疼痛等不适,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健康科普


一、切口疝是如何形成的?

切口疝常常继发于各种腹部外科手术之后,既往因外科手术损伤的腹壁筋膜和(或)肌层组织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未能完全愈合,导致腹壁出现缺损,缺损部位的腹壁强度明显减弱,腹腔内容物在腹腔内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腹壁缺损部位向外凸出而形成切口疝。

二、切口疝有什么表现?

切口疝的典型症状为既往腹部手术切口位置出现半球形包块,通常在站立、咳嗽、排便等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更为凸出,平卧时可缩小或消失。切口疝较大时,腹部出现牵拉感,部分患者伴有食欲减退、腹痛、腹胀等不适,有的患者甚至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

三、切口疝诱因有哪些?

1.切口愈合不良:如腹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

2.腹内压增高:因肺、胃肠道、前列腺等疾病导致长期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以及肥胖、腹水、长期重体力劳动等。

四、切口疝如何治疗?

1.保守治疗对于不能耐受麻醉或不能进行手术者,可使用弹性腹带压迫包扎,缓解疝的突出,延缓病情进展。

2.手术治疗

(1)单纯缝合修补:对于比较小的腹壁缺损<4cm切口疝,可以直接进行缝合修补;

(2)修补材料修补:对于较大的切口疝,推荐使用修补材料以加强腹壁强度,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具体手术方式可采用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根据修补材料放置层面的不同,又可分为onlay(修补材料放置在腹壁内,缺损筋膜的外侧)、sublay(修补材料放置在腹壁内,缺损筋膜的内侧)和IPOM(修补材料放置在腹腔内)。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