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警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科学防治,守护双眼健康!

2024-10-08 10:31
分享到:

如果有一天,绚丽多彩的世界开始逐渐褪色,甚至变得模糊不清,将是怎样一种令人不安的经历?对于数以百万计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一隐藏于明亮双眸之后的无声威胁,逐步破坏着眼睛内部精细的血管网络。

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神秘面纱,探索如何预防及应对这双眼中潜藏的风险。

特邀专家

疑问: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医答:高艳介绍,糖尿病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其患病率约为10%。基于这一数据,我国目前约有超过1亿的糖尿病患者,其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并发糖尿病眼底病变,亦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在于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全身微小血管发生破坏、损伤,进而引起眼底视网膜组织出现出血、渗出、水肿及增殖性变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可能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视物异常等症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非常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与生活质量。

疑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什么症状?

医答:高艳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典型症状包括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视野遮挡感及视物变形等。在疾病早期阶段,患者可能不会表现出任何明显症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缺乏症状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为该病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对于那些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这类患者的病情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从原本无任何自觉症状迅速进展至增殖期的严重病变。

因此,高艳特别强调了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的重要性,即使患者目前没有感觉到不适,也不能排除已经存在病变的可能性。

疑问: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医答:高艳向记者表示,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在于两方面的措施。首先,最为重要的是控制血糖水平,同时也要管理好血压和血脂等全身性因素,以减少血管损伤的风险。

其次,定期进行眼底筛查是及时发现并早期干预病变的重要手段。根据相关指南建议,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后的5年内进行首次眼底检查;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则应在确诊时即刻进行眼底筛查。这是因为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在诊断前已有一段时间的高血糖状态,这段时间内累积的血糖水平可能已经对血管造成了损害。因此,通过及时的眼底筛查可以尽早发现潜在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复查的频率需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在病变初期且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复查间隔可设定为半年至一年一次;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则应适当增加复查次数;而当病变进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时,患者的随访复查周期可能需要缩短至每两三个月甚至每月一次,具体安排应当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疑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医答:高艳指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基本与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等全身性因素。针对眼部病情,目前主要采用三种治疗方法:视网膜激光治疗、眼内抗VEGF药物注射以及在最严重情况下进行的玻璃体切除手术。

对于伴有黄斑水肿及视物异常等症状的患者,医生通常会推荐使用抗VEGF药物注射以促进黄斑水肿消退,从而改善视力。而对于进入增殖期的病变,早期可能同样采取眼内注药的方法;若发现视网膜存在广泛的无灌注区域,则需实施视网膜激光治疗。视网膜激光治疗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经典且基础的方法,对于维持缺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长期疗效尤为关键。

对于处于疾病早期阶段的患者,可通过严密监控并调整血糖水平来进行管理;而当病变发展至一定严重程度后,则应采取上述提及的治疗手段。当上述方法无法有效控制病情时,将考虑手术干预。

高艳强调,一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往往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及时筛查与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旨在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视觉功能的损失,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