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孩子冬天为啥反复感冒咳嗽?市三医专家提醒:也有可能是脾胃出了问题

2023-11-29 17:02 来源: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分享到:

一些孩子冬季反复感冒,长期咳嗽,常有家长问,“医生,为什么我的孩子老是生病?”咳嗽对于成年人来说或许不是大问题,可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感冒,意味着呼吸系统有炎症,最关键的是,咳嗽频率高的宝宝还会出现呕吐现象,咳得严重时晚上睡不着觉。针对小儿咳嗽,中医有哪些好的方法?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李源涛的门诊,一上午前来就诊的十个孩子中,绝大多数都是呼吸道感染患儿。有些患儿是长期咳嗽的“老病号”,而有些家长则慕名前来,打算通过中医手段调理一下孩子身体。

咳嗽有时候是一种症状

近日,李源涛接诊了一位5岁女童。孩子家长刚踏进诊室,就一脸焦虑地对医生说:“我们家孩子已经咳嗽半个多月了,我们辗转了多家医院,对症的药物和抗生素都用了,但咳嗽就是不见好,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李源涛听完家长对患儿病史的描述后,仔细询问了患儿咳嗽的情况,发现该患儿平时容易感冒,活动后易出汗,胃纳欠佳,此次咳嗽以晨起及夜间干咳为主,中医考虑为咳嗽病——肺脾两虚,风邪犯肺,李源涛予“疏风宣肺,止咳化痰”治疗,予以中药口服联合穴位贴敷。一周后复诊,孩子已无明显咳嗽,胃口好转,但活动后仍汗多,考虑孩子为肺脾两虚体质,再予以“益气健脾”调理,方用“玉屏风散合异功散加减”口服治疗,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并以防反复感冒。

李源涛表示,中医认为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儿童多以外感为主,如外感风寒、热燥。不同季节各种咳嗽都多,冬春气候多变,小孩适应力差,咳嗽感冒、气管炎和肺炎的孩子很多。这些疾病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

风寒感冒是流清鼻涕,咳嗽声重浊,打喷嚏,喉咙痒。早期吐白痰,舌不红,咽部不红,舌淡苔薄白,畏寒。中医多采取温肺、辛温解表、宣肺化痰的方法。用药有三拗汤、荆防达表汤,家庭可用葱白生姜汤处理,中成药则有通宣理肺丸。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汗少不畅,喉咙痛,咳嗽痰黏或黄,脓鼻涕,咽红。用药有桑菊饮,麻杏石甘汤。小孩咳嗽时会呕吐、腹痛,因此治咳嗽的同时,还得消食理气运脾,痰多的孩子还要化痰。

小儿反复咳嗽,警惕是积食所致

有些孩子没感冒发烧也没接触到过敏源,但却咳嗽不停,尤其是晚上咳得厉害,让妈妈们很心疼。孩子还伴有大便干燥、消化不良、口气重、腹胀、食欲差等症状,李源涛表示,那很可能是因为孩子积食了。“很多孩子平时零食吃了一大堆,到了正餐就马马虎虎,家长觉得不饿也就不勉强了。这样的孩子非常容易引起食积咳嗽。”明明(化名)小朋友今年6岁,近一月来一直反复咳嗽,特别是夜间和早起时咳嗽较重,吃了止咳药,但效果不甚明显,后经人介绍找到了李源涛问诊。

李源涛对明明的情况进行了仔细了解,发现明明反复咳嗽近一个月,以夜里及早起咳重,咳甚则吐,时咳出黄黏痰,有清涕,饮食正常,眠翻频,喜趴睡,大便干每日2至3次,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滑数,听诊呼吸音粗。经一番望闻问切,综合判定为咳嗽,中焦积滞、痰热郁肺,应以疏通气机、消积止咳为主要治疗原则。

“儿童由于脾胃尚未完全发育好,如果饮食没有节制,比如贪食零食,过食肥甘厚腻之品,食物难以消化,积滞在脾胃中,会影响肺的正常功能,诱发咳嗽的症状。”李源涛说,西医一般认为咳嗽多为呼吸系统的病因,而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所以,饮食导致的患儿咳嗽也应该引起家长们的重视。相较于外感风寒、风热或者细菌、病毒等外因导致的咳嗽症状,内因诱发的咳嗽大都因为患儿饮食不科学,导致痰湿内停、饮食积滞等。李源涛提醒,如果明确病因是食积导致的,要根据具体证型治疗,效果会更好。通过中医运脾消食化积的治疗,进一步宣肺化痰,会达到较好的止咳效果,而且孩子的胃口也会慢慢好起来。

0岁到6岁孩子可通过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可以缓解小儿的常见病,像感冒、咳嗽、小儿腹泻、疳积、小儿肌性斜颈等。小儿推拿适用于0岁到14岁的孩子,0岁到6岁效果较好。同时,李源涛强调,若孩子发烧或者有炎症,在推拿的同时可以配合吃消炎药。李源涛建议家长,如果想带孩子做小儿推拿,首先应前往医院确诊孩子的病症,让医生看看孩子的身体条件是否适合做推拿。如果要做推拿,也一定要到专业的推拿机构,请专业人士来治疗。“如今,有不少家长希望自学一些简单的保健按摩动作,自己在家为孩子保健。”李源涛说,推拿分为保健和治疗两种,如果家长的目的仅为保健,也是可行的,他给大家介绍了几种方法:如果是小儿积食,主要清补脾经、清胃经、顺运八卦;孩子若拉肚子,可以补脾经、补大肠、板门推向横纹;积食、便秘多以泄法为主,腹泻多以补法为主。

专家介绍

李源涛

主治医师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主治医师 针灸推拿学硕士
连续2次评为青岛市优秀青年中医医学人才,青岛市卫生健康行业技术能手。任山东中医药学会中医适宜技术分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经筋疗法分会委员,青岛市针灸学会理事,主持参与市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多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专业擅长:临床以气口脉为指导,将董氏奇穴、刘氏头针和整脊技术相结合,针药并用,善于治疗颈肩腰腿痛,面瘫,头痛,失眠,过敏性鼻炎,小儿抽动症及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