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第九批援藏人员李玉春、于德龙圆满完成帮扶任务,回归到那曾经熟悉的工作岗位。半年光阴匆匆而过,在两位援藏医师的心中,这段时间既充实又短暂,他们在藏区土地上毫无保留地挥洒着自己的爱心与热情,又觉得时光太短,离别却有千般不舍。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在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的援藏故事吧……
援藏生活的日常
妇科 李玉春
俯视群山之巅的一幕又一幕,都在告诉你,真的就是在离开了。已经告别,却又觉得还有谁、还有哪里,没有去告别,没有好好地告别。可能,心的一角已经留在了那里。
半年前,我和我的同事产科主治医师于德龙作为青岛市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成员,带着医院领导的嘱托,带着不畏困苦的勇气,踏上了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这片神奇的土地,开展医疗对口帮扶工作。
初到日喀则,体验了高原缺氧导致的“轻飘飘”、头昏、耳鸣,经过2周的休整、适应,开始了在桑珠孜区工作的日常。
通过定期开展教学讲座、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方式协助科室规范妇产科常见病的诊疗常规,规范和完善产科分娩接生技术操作,保障分娩安全,提高了援助医院妇产科分娩接生水平。
经过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因常规诊疗仪器缺乏,科室的诊疗手段是欠缺的,导致医院妇产科门诊及病区病种单一,于是我和于德龙医生通过定期出门诊、并多次下乡义诊的方式吸纳患者,丰富了科室病种。
半年内,我们逐步开展了剖宫产术,异位妊娠、卵巢良性肿瘤、输卵管积水、盆腔脓肿、输卵管结扎等常见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药物催引产等。其中,缩宫素引产为受援医院的新技术新项目,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为医院首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也是受援医院医生在指导下主刀完成的首例。我们会在术后每天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调整医嘱,在实践中为受援医院医生传输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
针对大量的门诊患者,我们也十分注重医疗质量的提高。援助期间,规范和完善了在不同孕周的产检项目,加强妊娠期五色风险的评测和管理,提高了受援医院医生对妊娠各级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水平。指导医生完成首例“O型挂线法”前庭大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大大减少了患者术后需要复查的频次及术后复发的几率。通过建议医院改善医疗器械,提高了宫内节育器异位治疗的成功率。
在帮扶医院工作的同时,我们先后参与了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脊柱侧弯筛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隐睾等疾病筛查20余次,约4000余人。参与桑珠孜区宫颈癌筛查6次,约400余人。多次参与“山海情·红马甲”下乡义诊活动,为更偏远地区的藏族同胞开展健康讲座、送医送药,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
半年时间一晃而过,因产妇难产去产房守到半夜、凌晨被叫起来剖宫产、夜里十点急症手术......这些日常的一幕一幕仍历历在目。但患者的感谢、援藏战友的支持、援助医院的认可、和藏族同胞结下的情谊告诉我们,这一切都值得!
这就是我们援藏生活的日常。会比较奇怪,印象中你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回想起来,回想起那里的景象,那里的人们,有时会无法抑制的热泪盈眶。大概因为过去的半年即日常,又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