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孩子睡觉打呼噜 竟然需要做手术!

2022-08-24 06:45 来源: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分享到:

孩子出现睡觉打呼噜以及张口呼吸的情况,很多时候与扁桃体腺样体的肥大有关,当医生给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这样的诊断时,可能还会建议您的孩子手术割除扁桃体及腺样体,许多家长“闻割色变”。

近日,身为二胎妈妈的李女士(化名)带着5岁、8岁的两个儿子慕名找到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杨嵘。据李女士介绍,两个儿子均睡觉时打呼噜,并且还张着嘴睡觉,在当地医院已经治疗半年多了,效果不理想。李女士最近发现大儿子上牙齿明显向前凸出,影响外貌,想趁暑假期赶紧治疗一下。杨嵘主任为两个小患者进行了查体,发现扁桃体均近III°大,进行小儿电子鼻咽镜检查后,发现他们腺样体也肥大。经过与李女士沟通,杨嵘主任决定为两个孩子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第二天,李女士反馈孩子夜间睡眠已无鼾声。

那么扁桃体和腺样体是什么,到底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切除呢?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附着于鼻咽的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表面呈桔瓣样。而常说扁桃体位于上颚处,也叫腭扁桃体。腺样体与扁桃体、舌根淋巴组织和咽后壁淋巴组织组成咽淋巴环,是呼吸道第一道防线。

当身体由于疲劳、受凉等原因造成抵抗力下降时,病菌入侵,防御细菌与病毒、守卫咽喉要道的“大门”——扁桃体、腺样体等淋巴组织便会出现充血肿胀,而发生肿大的扁桃体、腺样体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恢复到原来的身材,加上长期战斗在第一线,压力山大,所以,就会面临着另一个困扰:“肥大”。

如何判断扁桃体及腺样体是否肥大呢?

扁桃体由于位于最前方,一张嘴就能看到,所以很多人一眼就能发现自己的扁桃体是不是很肥大。医学上对于扁桃体肥大分为三度:

一度:扁桃体超过舌腭弓但是不超过咽腭弓;

二度:扁桃体超过咽腭弓但是没有到达咽后壁中线的位置;

三度:扁桃体已经达到咽后壁中线的位置,甚至已经超过咽后壁中线的位置。

另一个容易肥大的便是腺样体,因为它的位置比较隐蔽,在鼻咽部,所以,许多人未曾有所耳闻。由于无法直接观察,医生一般会通过鼻咽部的侧位X光片和鼻内窥镜来判断它的肥大程度。当肥大的扁桃体堵塞了咽部的通道,腺样体堵塞了后鼻孔的通道,阻碍了气流,便引起了打呼噜的症状。

随着很多80、90后爸爸妈妈对孩子越来越重视,他们也开始意识到睡觉打呼噜和张口呼吸的危害,首当其冲的就是会严重拉低孩子的颜值。其次,长期的打鼾,鼻塞所引起的低氧状态,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更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这种后果是老母亲、老父亲们无法容忍的。

扁桃体和腺样体在幼年时肥大,在6岁左右达到顶峰,10岁以后逐渐萎缩,一般在12岁时,大多能退化到成人的水平。但是,退化的过程有时并不是那么顺利,比如急性炎症反复发作,慢性炎症持续刺激,会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增生状态,没有办法恢复到苗条的身材.所以,有些人到了成年,扁桃体还会肥大,腺样体也会有残留。

那么是静待自然萎缩?还是积极手术切除?这成了家长们纠结的问题。

原则上来说,3岁以前,一般不考虑手术切除,这时候,扁桃体和腺样体还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主力部队。(如果症状非常严重的,需要由医生权衡利弊)

3岁以后,可以考虑切除。们的宗旨是,“收益大,风险小,留;收益小,风险大,抛。”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手术切除

1.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症,1年内感染发作不低于7次,或连续2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5次,或连续3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3次。

2.因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导致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患儿,强烈推荐手术治疗,即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3.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中重度鼻塞症状(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嗅觉障碍),且症状持续至少1年,并且保守治疗无效(比如使用6周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使用1月的抗生素)。

4.由于腺体肥大影响鼻腔通气和分泌物引流,导致鼻炎、鼻窦炎、急性中耳炎(化脓性)或慢性渗出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药物治疗不佳。

5.腺样体肥大症状明显,并且已经出现特殊面容,建议进行手术,术后于口腔科进一步矫正颌面部畸形,但是效果不能确定。

扁桃体和腺样体的切除手术,都是从口腔进入。所以,不用担心会在脸上留下疤痕。目前,大多数采用全身麻醉(全麻不会让孩子“变傻”,持续“鼻塞打呼”倒是会让孩子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根据症状选择性切除或者同时切除。

“切,还是不切?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当你纠结、迷茫、不知所措时千万不要一个人扛着,把这个难题留给耳鼻咽喉专科医生决定吧!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