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5月11日讯(记者 张雪茹)四月份,上海复杂严峻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山东省调派战“疫”力量援沪,组建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紧急响应号令,快速下达自愿申请援沪的通知,身为主管护师的周沛红无反顾参与其中!她说:“身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早已习惯了在无影灯下全副武装的工作状态,练就了我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更是具备了长期作战的工作能力,所以说,面对这场抗疫阻击战相信我一定能够胜任!”
“医护世家”的小家大爱
“我的父母是青大附院的退休职工,爱人在崂山院区医务处医疗管理办公室工作,家人对于我要支援上海疫情这个决定都无比支持”,说起家人周沛红洋溢起幸福的笑容,“父母教导我,医护工作就是‘前线’工作,当人民与患者需要的时候,我们永远要奔赴一线,这才对得起身上背负的职责!”在这种引导和熏陶下长大,周沛红一刻也未曾忘怀。
面对3岁的儿子,她有太多的愧疚和不舍。“每次问儿子知不知道妈妈在哪里,他都很懂事的说妈妈是在办公,这次要出发援沪也告诉了孩子,他也知道我要去上海,可能是习惯了我经常接到医院通知说走就走,孩子表现的非常乖巧和懂事”,周沛红说,令人欣慰的是临行前可以陪伴孩子度过3岁生日。“妈妈,再见”,坐上离开青岛的班车,周沛红与儿子通话结束后正式踏上“征程”。
“披星踏月”,青大附院援沪医疗队整装出发
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突袭,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在老带新“传帮代”的接力中,由9名医生、27名护士组建的36人的80后青大附院援沪医疗队快速集合完毕,出发前,青大附院为前往一线的白衣“战士”们举行了简单的出征仪式,医院反复强调,队员们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任务!4月2日5点凌晨出发,4月3日凌晨抵达济南与“大部队”山东医疗队快迅集结,青大附院援沪医疗队成员们踏着夜色,马不停蹄向“战场”奔赴。周沛红与队员们怀揣着医院的期许和家里人的期盼,踏上了支援上海,共同守“沪”之路。
次日凌晨3点周沛红一行人正式抵达上海,在居住区稍加整顿,便开启了进驻徐汇区石龙路方舱“入舱”前的安排与准备工作,在医疗队队长蒋伟主任和护理队长吴倩护士长的统筹安排下,周沛红团队被分到方舱医院B区,主要负责该区域患者们的生活护理工作。对第一次进入方舱的队员来说,脱防护服是一项考验。在进驻之前,由团队中院感专家徐桂强、薛丽对队员们进行专项培训,队员们需反复练习,如穿脱防护服、七步洗手法等,每一步骤,都不容有失,“脱的时候两人一组且需相互提醒,进入脱间后院感老师会在监控室里密切注视着我们的每一个细节动作”。周沛红说,医疗队实行6班倒制度,即4个小时轮一班,在经过反复的培训检验考核和充足的防控知识储备下,每位队员都准备好了!4月9号凌晨四点,周沛红正式开启了方舱战“疫”之旅。
她做到了呵“沪”无微不至
方舱医院如同一个小型社会场,下至2岁孩童,上至90岁老人,有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也有身患不同疾病需要多加关照的特殊患者,周沛红团队所在的B区有341张床位,周沛红说,在上一位转阴的患者出院后,医护团队将对他所住的床单位进行严格的消杀工作,才会安排其他患者入住。与医院工作时的夜班不同,石龙路方舱医院晚上收治的病人较多,开舱初期一晚能收治高达700多人,所以夜班的预检分诊工作是最忙的,需要帮助患者准备入院所需要的一系列物品,“病情分诊、提供患者的生活必需品,帮患者扫码登记入舱、分配床位、巡查,给没吃饭的患者配餐,最重要的是情绪安抚,对于只会讲上海方言或者不太会用手机扫码的老年人,我们会联合志愿者们进行手把手的帮扶”。虽然没有外地抗疫的工作经历,但依赖着丰富的护理经验,在周沛红温柔恳切的话语引导下,她的方舱工作做起来得心应手。
穿着防护服进行工作是非常消耗体力和精力的,但周沛红与小组内的8位青大附院的“战友们”没有一丝退缩,大家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照顾好患者。“交接班前,我和队友会将舱内患者再次巡查一遍,掌握他们的病情及身体状况,重点关注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在交班时也会嘱托接班的队友们加强巡视此类患者”,周沛红说,在这其中便有位90岁高龄的老人,年纪大了,偶尔上厕所返回时无法找到自己的床位,一直是队友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也是周沛红每日交班后多次巡查的患者,“我们想了个办法,就是给老人在胸前贴上一个信息贴,写着‘我是B区200床,请协助我归位’,这样一来病友或志愿者就可以帮助迷路的他尽快返回到自己的床位,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也能让医护队员和志愿者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更多的病人”。
▲周沛红所在医疗队收到的感谢信及绘画礼物
交班后的周沛红返回驻地后第一时间不是马上休息,而是与队友们商讨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舱内有位4岁的小朋友,由核酸检测阳性的姑姑陪同入住,姑姑从未做过母亲也不懂如何照顾孩子,孩子父母的担心焦虑令她精神压力很大,我们一方面疏导孩子的姑姑,一方面与孩子父母电话沟通”,周沛红说,针对此情况队员们一起协商如何更好的处理解决,轮到交班时,孩子姑姑还是有些崩溃大哭......“我也有侄子,也是姑姑,特别能感同身受,就想如果小朋友去劝说是不是会更好,我跟队友就从仓库的里挑选了部分‘高端的食材’——方便面、苹果、零食等,带着孩子来与姑姑分享,安抚姑姑情绪,又让孩子跟爸妈视频告知近况,并承诺我们将尽力多多关照宝宝”,在大家的安抚下,孩子和姑姑的方舱生活也都慢慢步入正轨,没多久,这个4岁的宝宝和姑姑也转阴出院了。向这种“难题”周沛红每日工作中都会碰到很多,但她坚信用心呵护每一位患者,“投之病人以木桃,患者也会以健康报之以琼琚”,这也是她长久以来从未忘却的“初心”。
守“沪”童真的夜行天使,为孩子们送上爱心盲盒
自从进驻方舱以来,青大附院援沪医疗队始终秉承着医者的仁心大爱情怀,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之余,队员们还经常关心患者们的日常生活,及时主动发现患者的需求,为他们送去关怀。在舱内有部分“舱友”是儿童。疫情下的小朋友被恐惧和陌生环绕,没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同时也失去了原本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无忧无虑,更不见他们的开心笑颜。为了让他们在舱内保持健康的心理,为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援“沪”的白衣天使们集思广益,发起了一场“守沪童真,爱心送暖”活动。
孩子们虽身处方舱,但学习进度却不能落下,为了方便学习,周沛红团队配合山东省医疗队在方舱的特定区域为学生们成立了“方舱教室”,便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上网课学习。“不仅是为了缓解大孩子们在隔离期间学习的辛苦,我们也想给夜晚容易哭闹的两三岁宝宝带去温暖,很多队友们也是妈妈,大家都能感同身受,为了安抚这些孩子们,就让我们扮演一回夜行天使吧”。说干就干!在夜班前的晚上,周沛红与队友们利用原本应该养精蓄锐的时间,将精心准备的盲盒——酒店的纸巾盒,装入小朋友们喜爱的饼干、奶酪棒、巧克力等各种小零食,再在自制的盲盒外面一个一个画上漂亮的蝴蝶结、可爱的卡通形象,写上他们最诚挚的祝福寄语,凌晨4点,在孩子们夜晚熟睡时,周沛红和队友们悄无声息地将这份特殊的“盲盒”礼物放在孩子们的枕边,希望第二天能看到孩子们醒来后惊喜的笑容,在这疫情当下的艰难时刻,通过“圣诞老人在圣诞节前夜悄悄赠送礼物”的这种方式,医护团队们期盼能用这种方式治愈孩子们的不安心情,能再次看到他们的童真笑颜。
随着上海疫情防控效果的日益好转,方舱医院入住的患者也在日益减少,5月7日结束了最后一个班次,在疫情防控的调整安排下,周沛红跟随青大附院援沪医疗队再次奔赴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这一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继续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无论身在何处,她的抗疫决心从未动摇,无论又多艰难,她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人问,周沛红为何是方舱之星?她说是团队对其工作给与的认可与激励,每位医护工作者都是方舱之星!“大上海一定会赢!全面解封为时不远!”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她,她将与同组成员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守住医务人员“零感染”和严守疫情防控底线,敬畏而坚定的走下去。
疫情的黑暗终将过去,黎明的曙光你看到了吗?“战士们”打赢这场战“疫”,平安归来指日可待,青岛市民正等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