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1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睡眠日,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记者走访各大医院失眠门诊了解到,晚睡拖延、辗转反侧、梦游夜行、渴睡嗜睡……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市民睡眠的主因。
1、失眠人群逐渐低龄化
青大附院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王琳表示,长期低质量的睡眠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更易出现抑郁、脾气暴躁、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同时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也会降低,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变得迟钝,伤害的发生风险也会增高。
从日常接诊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因睡眠问题前来就诊的患者数量有所上升,失眠类型多样化。此外,失眠人群年龄逐渐低龄化,其中正处于升学期的青少年为典型。导致失眠的原因大多是周围睡眠环境不好,大人玩电子产品影响到孩子,还有学习压力太大、作业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
“一年365天,每天少睡1.5小时,每年‘丢失’22.8天的睡眠时间。”王琳说,“睡眠障碍困扰着很多人,可真正接受治疗的人却很少,这与大家对睡眠的了解不够有关。如果长时间无法入眠,最好还是去医院接受治疗,切不可盲目服药。”
2、揭秘青岛睡眠监测室
青大附院崂山院区有一个非常安静的区域——睡眠医学中心。这里宛若一处“梦工厂”,推开大门,静谧的走廊两侧分布着睡眠监测病房。房间内的设置仿佛酒店的单人标间一般。看着平平无奇的房间,如何完成梦境跟踪等神秘的监测任务呢?答案就藏在一台机器里。这台设备叫做多导睡眠监测仪,其监测结果是诊断睡眠行为异常疾病的“金钥匙”。通过贴在患者身上的电极片,这台机器在其睡眠过程中实现值守式睡眠监测,可同步监测睡眠时脑电、睡眠呼吸紊乱、动态睡眠血压数值、心电异常、血氧饱和度、3D脑电地形图、癫痫棘波分析、磨牙、肢体运动等睡眠相关事件,监测数据会实时显示在中控室的大屏上。睡眠医学中心还配备有可外带回家或病房的诊断睡眠呼吸障碍类疾病的便携式睡眠监测仪,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筛查,通过监测睡眠参数、心率参数和体位参数,客观评价睡眠状况,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根据王琳介绍,进行一次睡眠监测外加电脑分析的收费一共是580元,现在来监测的患者人数是最初中心成立时的10倍,“尤其是3月到6月期间,患失眠症的患者格外多,现在预约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的患者已经排到半个月以后了。”据王琳介绍,前来诊断治疗失眠症的患者中,女性是男性的1.5倍,40到60岁的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向年轻化发展,有些青少年也开始出现失眠症状。“很多人不把失眠当回事儿,85%的患者未得到恰当和有效的治疗。”王琳说。
3、失眠易形成恶性循环
通过探访,记者了解到,睡不着、睡不醒都需要及时就诊。“有时候,睡眠障碍是某种更严重疾病的前兆或表象。大量研究证明,睡眠障碍还与不少患者的心理障碍、精神疾病互为因果。”王琳告诉记者,一旦出现睡眠障碍应该及时调整,必要时就医。
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临床上有84种睡眠障碍,神经疾病、精神疾病、心肺疾病等都会导致睡不好,其中以失眠最常见。王琳提醒大家,多数失眠由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等情绪方面的失衡引起的,而且失眠会加剧这种抑郁与焦虑,长此以往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忽视治疗易引发许多不良后果。
“其实不少孩子有睡眠障碍,只是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王琳表示,“全国各地很多城市做过儿童睡眠相关数据调查,儿童的睡眠障碍问题不容忽视。”青大附院睡眠中心也是青岛市目前唯一开展儿童带脑电睡眠监测的单位。完成设备连接的孩子,看上去像个“天线宝宝”,但这并不影响患儿在床上的活动。有些家长担心监测会对孩子身体产生影响,对此,王琳告诉记者,监测全程不产生任何创伤和疼痛,不存在任何辐射危害,通常3岁以上的孩子都能够非常好地配合,睡眠医学中心接诊过的最小患者只有27天大。
新闻背景
中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障碍和睡眠不足对于人们健康的威胁日益增长,睡眠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家庭幸福等多个方面,亟需引起重视。中国睡眠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超过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曾有睡眠困扰,其中入睡难占33.1%,易醒占25.8%,失眠占23.5%,打鼾占21.8%,多梦占20.5%。
调查显示,87%的人认为睡眠很重要,但是80%的人有晚睡的习惯,16%的人几乎每天都熬夜,28%的人睡到次日9—12点。此外,在调查中,受访者提及最多的3个词是睡眠质量、睡眠问题、睡眠健康。而手机成为睡眠杀手,近七成晚睡与之相关,其中,29.9%的人追剧、21.7%的人看书、20.2%的人打游戏、18.5%的人写作业或加班。
新闻延伸
让我们一起“躺赢”
失眠与安睡的区别是:前者让你疲惫不堪、精神不振、注意力不足、记忆力下降;后者却让你专心致志、头脑清晰、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里。为了促进睡眠和提高睡眠质量,日常生活中建议大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尽心改善。
1、含有咖啡因的饮品,例如茶水、咖啡等可在上午饮用,下午避免摄入,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2、提前半小时做好入睡准备,包括关闭电视、远离手机。睡前浏览手机信息和新闻一般会使大脑兴奋性增加,导致睡前越来越清醒。
3、学会积极放松,慢性压力会导致睡眠障碍,喝杯啤酒、看电视,网购,都不是真正放松。积极放松方式,如冥想、瑜伽、深呼吸、催眠、锻炼。
4、睡觉时关灯,拉上窗帘,营造暗环境入睡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身体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进入深睡眠。
5、充足营养,例如维持矿物质钙和维生素D在体内的正常水平,有利于情绪稳定,提高睡眠质量,充足的阳光和经常摄入富含钙的食物,例如牛奶、豆制品等。
人物探访:90后售楼员“一闭上眼,脑子里全是工作”
洗热水澡、吃助眠软糖、打开香薰机、换上薰衣草助眠枕……最近,被失眠困扰数月的90后房屋销售员瑞敏(化名)又增加了几项睡前工作,“钱虽然花了不少,但还是睡不着。”
瑞敏5年前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今年1月开始遭遇严重的睡眠问题。“每月只有一两天能睡个整觉,其他时间只能睡四五个小时,而且是半梦半醒的状态。”瑞敏告诉记者,每天起床后她都要喝下两罐210毫升的特浓咖啡,如果不喝,就会打不起精神,连话都不想说。
“白天上班的时候疲劳犯困,可一到晚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虽然瑞敏每天下班回家都很晚,但洗漱完上床后,用手机刷刷网课、看看微博,一晃一两个小时过去了,可她仍然睡意全无,“我一闭上眼,就是我的业绩表,这个月销售量增长了,下个月如何保持?上个月业绩不好,是什么原因?脑子里全是工作。”瑞敏告诉记者,自己周围的朋友基本上都有晚睡的习惯。
80后宝妈:“只有晚上的时间属于自己”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今年36岁的吴女士已经7年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了。“老大7岁,老二3岁,别人看到我儿女双全都非常羡慕,只有我自己知道每个夜晚有多难熬。”吴女士告诉记者,大女儿晚上睡觉总爱踢被子,基本每个小时都要醒一次,吴女士要随时注意给大女儿盖被子,整晚睡得断断续续,有一点声响就会惊醒。“老二出生后,大女儿随着年龄增长,踢被子的毛病改掉了,老二也非常乖,只有第一年的时候需要看护着。”但这时候,吴女士发现自己却睡得越来越晚。“夜间睡眠时间满打满算就5个小时,但一到晚上我却睡不着,只想拿着手机看看剧、刷刷视频。”吴女士说,白天上班,下班后需要陪伴孩子,感觉只有晚上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就想放松下玩玩手机,导致越睡越晚。
60后退休人士:“晚上想睡却睡不着”
“上有老,下有小,烦恼事很多,晚上总想睡却睡不着。”今年62岁的市民赵先生深受失眠困扰,每天晚上9点上床,辗转反侧好长时间才能入睡,可睡不了多久,凌晨两三点钟就醒了,此后再也睡不着了,只能睁着眼等天亮,天一亮就赶紧出门去晨练。有时实在睡不着了,他不得不去医院开几片安眠药。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两年后,赵先生发现自己头顶的头发越来越少,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同时还伴随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等情况发生。(观海新闻/青岛早报 记者 徐小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