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北京奥运会已进入倒计时。据报道,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开幕。1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运动员菜单。牛肉羹、披萨、照烧鸡排、泡菜炒五花肉……
北京2022冬奥会延庆村总厨杨辰介绍:“冬奥会运动员菜品里不能有胡椒,由于胡椒属于食源性兴奋剂,所以不会出现。此外,香叶等48种厨房常见原料也不能出现”。
食源性兴奋剂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香料里会含有它?运动员吃了会怎样?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新知识。
什么是食源性兴奋剂?
食源性兴奋剂,是指来自于食品的兴奋剂。食源性兴奋剂包括两类,一类是食品从生产到加工的过程中天然存在的;一类是该过程中人为故意添加而残留在食品中的。所以,食源性兴奋剂分为食物中天然存在的内源性兴奋剂和人为添加的外源性兴奋剂两类。
食源性兴奋剂有哪些?
按照化学结构和性质,食源性兴奋剂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糖皮质激素类、类固醇类、玉米赤霉醇类和β2-受体激动剂类。
糖皮质激素
可以促进蛋白质分解和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达到维持身体能源的功效,主要用于家畜的饲养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于释迦果等水果中。
类固醇
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在畜牧业中有所使用。类固醇可能存在于豆类、蜂蜜类食品中。
玉米赤霉醇
它是一种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促生长剂,曾经用于牛、羊的增重,目前在我国已经禁用。
β2-受体激动剂
可以减少脂肪囤积,提高肌肉含量,同样在我国已经禁用。β2-受体激动剂和玉米赤霉醇可能存在于一些激素喂养的动物肉类及内脏和肉类加工制品中。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熟知的“瘦肉精”,也是食源性兴奋剂的一种。“瘦肉精”是一类抑制动物脂肪生长的药物统称,它被添加于饲料中促进动物肌肉的生长从而残留于食用肉中,“瘦肉精”本质上属于β2-受体激动剂类兴奋剂。而胡椒、香叶等香料中所含有的去甲乌药碱是一种生物碱,同样属于β2-受体激动剂类食源性兴奋剂。
误食食源性兴奋剂对人体有害吗?
如果误食了违规超标添加外源性兴奋剂的食品,其残留会对人体机能产生较大的伤害。
如一次性食用过多的β2-受体激动剂(如瘦肉精)会造成头痛恶心等症状的急性食物中毒;玉米赤霉醇则会引发体内机能紊乱,长期过量摄入甚至可能会致癌;类固醇类激素的长期过量摄入则会严重干扰体内的激素平衡。
因此,在购买食品,尤其是肉、蛋类时,一定要选择合规正规的渠道。
天然含有食源性兴奋剂的食品由于其含量较低,因此,普通人在日常摄入时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而运动员一旦误食,不光由于剂量过低无法对比赛成绩起到提高作用,反而会使兴奋剂的尿检呈现阳性,可谓是“得不偿失”。
生活中还有哪些食源性兴奋剂?
甘草:甘草中天然存在的β-谷甾醇具有糖皮质激素的特性。
莲子:莲子中天然含有的去甲乌药碱和β-谷甾醇属于食源性兴奋剂范畴。
咖啡豆和茶:咖啡豆和茶中富含生物碱咖啡因,属于食源性兴奋剂的一种。
功能饮料:功能饮料中的咖啡因和硫磺酸可以刺激中枢神经,属于食源性兴奋剂。
瓜子:瓜子由于在炒制的过程中会添加香料,因此有一定几率引入食源性兴奋剂。
卤味产品:卤制品中大多添加花椒,而花椒中本身含有去甲乌药碱,是食源性兴奋剂的一种。
以上所述食品中皆为内源性的食源性兴奋剂,日常生活中可正常放心食用。而非法添加外源性兴奋剂的水产品、肉类、蛋类也可能成为我们接触到食源性兴奋剂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