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6月23日,青岛市急救中心分别接到求救,日照当地医院一名病人持续消化道出血、处于休克状态,不能耐受胃镜检查,出血原因不明,需要紧急转至青岛抢救;烟台当地医院一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做造影时发现无法行PCI术,随时会发生心脏骤停,急需转运到青岛行冠脉搭桥手术。两家转出医院距离目的医院均有200多公里,市急救中心派救护车转运需要长达5个多小时,病人极度不稳定的病情也无法耐受长时间车辆转运。
6月22日,H135直升机在日照当地医院降落
直升机在青岛市急救中心停机坪降落,救护车接驳将日照当地病人送往齐鲁医院(青岛)
经评估,市急救中心决定启动医疗救援H135直升机执行转运任务。考虑到飞行时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和电极板除颤操作存在困难,航空医护人员提前为病人贴好除颤电极贴、安置心肺复苏机绑带、备好急救药品和简易呼吸器在手边,做好途中病情恶化随时进行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等抢救准备。直升机于14:30载着日照当地病人起飞,15:30由救护车接驳送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第二天于13:55载着烟台当地病人起飞,14:48左右送至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通过H135直升机抢得时间、院前院内紧密衔接、院内及时抢救,两名病人最终转危为安。
6月23日,市急救中心航空医疗医护人员将烟台当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搬抬到直升机上
飞行途中医护人员严密监护心梗病人病情
心脑血管、创伤等急危重症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首要环节,而航空医疗救援以克服地理限制、能够快速响应的特点在院前急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我国“健康中国”战略及“五大中心”类急危重症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青岛市急救中心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发展,创建了以急救中心为一个中心,急救与非急救两点分工、合作,以胶东经济圈急救一体化发展为平台,多家通航公司为载体,多功能、多渠道的“青岛1-2-0模式”,随着转运例数逐渐增多,青岛航空医疗影响力不断增强,现已成为保障半岛地区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要的空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