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堪比酸汤子,“清明蔗,毒过蛇”!黑木耳食用不当可致命!

2021-06-22 10:25 来源:健康中国
分享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要想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安全是最基本的保障。那您正在吃的这口,到底安全不安全呢?

近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教授做客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指导、健康报社和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平台主办的“健康大家谈”直播活动,与大家一起聊一聊食品安全的相关话题。

酵米面类食物少吃为安

提到食品安全问题,不久前发生的酸汤子中毒事件,相信大家应该还都记得。这么一份简单的食物,竟然会让多人丧命,由此可见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酸汤子是流行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特色小吃。将玉米、高粱米等用水浸泡10天左右,使其发酵、变软,再磨浆过滤、晾晒成粉,然后制成粗面条,煮熟后就是酸汤子。

酸汤子属于酵米面食物,在发酵或储存过程中,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是一种毒素,常规烹饪不能去除,可引发急性中毒,潜伏期短则30分钟,长达12小时。

除了酸汤子,同属于酵米面类食物的还有很多,如北方的臭碴子、格格豆,南方的发酵汤圆、吊浆粑、河粉等。这些食物同样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也会导致米酵菌酸急性中毒。为了生命安全,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食品安全常备不懈

酸汤子类食物毕竟是地方小吃,食用者还是少数,但是更为常见的食品安全风险可能就潜藏在身边,我们要时刻警惕。

黑木耳黑木耳泡发后存放不得当,同样容易污染椰毒假单胞菌,导致米酵菌酸毒素。黑木耳应该现发现吃,泡发后的黑木耳即便储存在冰箱里,也不能完全确保安全。

扁豆扁豆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皂苷等天然毒素,有些种类的扁豆还含有溶血素,尤其是在豆角两端、荚丝,以及老扁豆中,毒素含量更多。只有彻底煮熟,才能将扁豆中的这些毒素清除掉。每逢夏季,集体用餐的食堂往往容易发生扁豆中毒事件。其原因就是菜量大,加热不均,没有彻底做熟,从而引起中毒。提醒大家,如果食用扁豆,一定要彻底炒透做熟。

醉虾、醉蟹、醉螺一些地区有吃醉虾、醉虾、醉螺、鱼生的习惯,但是,用酒“醉”的方式并不能确保将生物体内的可能存在的病菌、寄生虫彻底杀灭。吃醉虾、醉蟹、醉螺、鱼生感染肺吸虫、肝吸虫的事件时有发生。

大豆大豆中含有植物红细胞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剂、皂苷毒素等。食用没有彻底煮熟的大豆或豆浆,都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马铃薯发芽的马铃薯中含有一种叫龙葵碱的毒素,尤以发芽部位的含量最高。最好不要食用发芽的马铃薯,即使剜掉发芽的部位,也依旧会有毒素残留。

甘蔗民间流传着“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毒过蛇”的甘蔗,其实是指霉变的红心甘蔗。甘蔗采摘后,如果储运不当,在清明时节气温回升后容易污染节菱孢霉菌,这种霉菌会产生一种叫3-硝基丙酸的嗜神经毒素。食用霉变的甘蔗后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大家千万不要购买更不能食用有霉坏味或酒糟味的甘蔗。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