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颈椎病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呈逐年增多并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许多人对于颈椎病并不是很在意,认为颈椎病只会有一些脖子疼痛、麻木等症状,除了轻微影响生活质量以外,并不是很严重。但事实并非如此,颈椎病不止脖子疼痛、麻木这么简单,有些颈椎病还会造成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严重者还会出现四肢瘫痪等症状。
所以我们不要忽略颈椎病的早期信号,及早干预,延缓控制疾病的进展,避免最后不可挽回的结局。那么,常见的颈椎病有哪些?哪些原因导致了颈椎病的发生?颈椎病的早期信号又有哪些?
颈椎病主要分为五种类型
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又称轻型颈椎病,是颈部的肌肉、韧带受到颈椎退行性病变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不适及活动受限。有学者认为它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有70%左右的颈型颈椎病会发展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于颈型颈椎病造成的病变,使脊神经根受到了压迫与刺激,会使患者从脖子开始的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严重者还会会肌肉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
当脊髓受到颈椎病的影响,造成脊髓受压和缺血,便会引起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此类型便是脊髓型颈椎病。这一类型颈椎病后果较为严重,患者会出现四肢无力、肢体麻木、肢体浮肿、尿急、尿潴留、大便无力、便秘、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四肢瘫痪。
椎动脉型颈椎病
由于颈椎的退变和增生,对椎动脉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此类型被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当椎动脉受到刺激、压迫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时,患者会出现眩晕、突然摔倒、耳鸣、耳聋、头痛、恶心、呕吐、流涎、心律失常、颈背胸部有烧灼感、胸闷、呼吸节律不均匀等症状。
交感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在五种类型的颈椎病中,属于较为复杂的一种,由于颈椎增生或是退变,颈部交感神经的感受器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注意力无法集中、失眠、目眩、视物模糊等症状,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胸口、后背的不适,有时候还会与心绞痛或者内脏疾病产生的症状混淆。
颈椎病源于慢性劳损
颈椎病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颈椎超负荷的承重,日积月累,反复的劳损,最终发展而成的。而日常生活中,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造成颈椎的超负荷承重:
长期坐姿不正确
从侧面看,人的颈椎是前弓曲线,由于如今大多数年轻人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内使用电脑,由于长期保持低头或者略微低头的姿势,导致颈椎一直保持后弓的状态,颈椎周围的韧带、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久而久之,便发展为颈椎病。
颈部受凉
如今空调、电风扇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消暑神器,但是空调和电风扇也是造成颈椎病的一个常见因素。颈部肌肉和组织处于寒冷状态会肌肉痉挛,由于夏日贪凉,空调或电风扇直吹身体,颈部长时间受到刺激,久而久之,便会诱发颈椎病。
日常习惯的改变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习惯相较于以前,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如出行、娱乐项目等。如今每天上班下班出行,都是坐车,特别是一些早起上班的年轻人,喜欢在坐车时眯一会,突然一个急刹车可能对颈椎的韧带、椎间盘产生损伤;手机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须品,它有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如聊天、看视频、玩游戏等,人们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低头使用手机,这对颈椎有着致命的伤害。
颈椎病的五个信号
严重的颈椎疾病,是从轻微的症状慢慢发展的。当疾病侵袭时,我们的身体并非不为所动,它会及时地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如果我们能早一点识别这些信号,就能早一点发现问题,早一点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所以我们要警惕以下五个信号:
1.走路迈出第一步有些吃力;
2.走路时有“踩棉花感”;
3.在写字、扣扣子、系鞋带、持筷子等手部精细操作上有困难,动作笨拙;
4.有客观感觉障碍(对刺激的感觉衰退);
5.拿东西的时候容易拿不稳、掉落。
若是出现以上任意一条症状,就应该到医院进行诊查。不要讳疾忌医,充分了解自身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要及早对疾病进行干预,延缓、控制疾病的进展,避免最后不可挽回的结局。
颈椎养护应该这么做
由于颈椎病是日常一些不良习惯,导致颈椎超负荷的承重,日积月累,反复的劳损,最终发展而成的,所以颈椎的日常养护是延缓和预防颈椎病的关键。
挺腰端坐
挺腰端坐的状态下,脊柱处于直立状态,最契合脊柱的生理状态,对脊柱的损害能够减少到最低。同时,挺腰端坐的坐姿也能让你的脊柱肌肉变得协调起来,有效地保护颈椎。
防寒保暖
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能够让颈椎免受风寒湿所侵袭。佩戴围巾、穿高领衣服等都能够对颈椎起到保暖作用。同时,大家还可以通过热敷的方法祛除风湿、通经活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量身配枕
枕头在颈椎的日常养护和颈椎病的康复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承托头颈部,维持颈椎曲度,保持颈椎的稳定性,让颈部的肌肉、韧带、椎间盘还有小关节等及时得到休息。
在枕头的选用上,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的。每个人的颈椎所适用的枕头是不一样的,最好也征求专业医生意见挑选个性化枕头。
(来源:人民网健康综合自人民健康网、人民好医生、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