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患者跨越千里求医 海慈血管外科团队成功完成高难度斑块旋切手术

2021-05-15 14:30 来源: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分享到:

5月12日上午,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团队为东北远道而来求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成功实施高难度斑块旋切加巧克力球囊加药物球囊扩张联合手术,成功开通30CM长段闭塞的下肢动脉血管,无支架植入,完美再通血管,解除了患者夜不能寐的静息痛等症状,保全了患者的下肢。目前血管外科已累计完成1000余例斑块旋切手术,技术娴熟,经验丰富。

患者梁先生,今年64岁,双下肢间歇性跛行5年,半年前左下肢出现静息痛,随着症状加重,稍微触碰患肢皮肤即疼痛难忍。为解除病痛,梁先生和老伴辗转北京、上海、广州多家医院,强烈要求行无支架手术,即斑块旋切术+药物球囊扩张术,但由于闭塞段长度30CM,临床较为少见,血管开通难度高,多家医院表示不能完全保证不植入支架。患者多方打听,了解到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李强副主任医师团队开展此类手术经验丰富,5月8日从辽宁沈阳飞至青岛,跨越千里求医。“求医看病,不在医院规模大小、医生名气大小,我觉得医生的手术操作经验更重要”,患者梁先生坚定地选择了离家千里的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团队。

李强副主任医师查体发现,患者左下肢缺血较重,肤色苍白,左股动脉可触及搏动,左腘动脉及以下未触及搏动。双下肢CTA提示,右侧股总动脉显影、股浅动脉自起始部长段闭塞,长度约30CM,膝下动脉胫腓干严重狭窄,狭窄程度大于90%。面对疑难复杂病例,凭借多年手术经验,李强副主任医师团队为患者制定了血管开通手术方案。

术前造影提示,患者股浅动脉自起始部闭塞,患者闭塞段长度较长,这对手术团队是个极大的考验。5月12日手术时,李强副主任医师操作中发现,正向导丝不能通过病变段,而斑块旋切技术要求全程真腔通过病变,于是血管外科团队进行了逆穿腘动脉,双向导丝配合,并反复调整DSA角度,保证全程真腔通过病变。

术后当晚患者静息痛症状消失终于睡了一个好觉,“感谢李强医生团队高超的技术,实现了我不放支架的期待,解除了病痛,也保证了以后的生活质量。”患者表达对医生团队的感谢。

据李强副主任医师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分为4个时期,轻微症状期:发病早期,多数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患肢怕冷、行走易疲劳等。间歇性跛行期:行走时小腿产生酸痛的感觉,患者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行走。病变的发展使间歇性跛行期距离越来越短,休息时间越来越长。静息痛期:病变进一步进展,当侧枝代偿也不足以维持肢体的需求时,血供最差的趾端部分出现昼夜不停的疼痛,称为静息痛。常伴皮肤呈蜡纸样,趾甲生长缓慢且变形增厚,患足潮红但上抬时又呈苍白色,小腿肌肉萎缩。静息痛是患肢趋于坏疽的前兆,应尽快治疗。溃疡和坏死期:当患肢皮肤血液灌注连最基本的新陈代谢都无法满足时,轻微的损伤组织无法修复,坏死的区域不断增大,最终导致肢体坏疽、坏死。由于此期组织抗感染能力差,感染常加速组织坏死。这个阶段患者有可能面临截肢。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腿梗”,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在疾病早期,可以应用减少和控制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肢体锻炼及保持卫生,甚至药物治疗。一旦达到重度间歇性跛行期,则不可避免需要手术治疗。目前此类手术以介入为主,而植入支架,不可避免会造成支架内再狭窄等比较棘手的问题出现,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前沿的手术方式为定向斑块旋切技术(减容技术)叠加药物球囊扩张术,该手术不仅可以直接清除斑块,恢复血流,手术后血管内不留下任何异物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引起的再狭窄,斑块旋切结合使用药涂球囊,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通畅率。李强副主任医师曾两次在全球最大下肢动脉腔内手术中心德国莱比锡医院附属医院学习,尤其擅长下肢动脉慢性缺血性疾病及糖尿病足腔内治疗,目前已完成5000余例腔内手术。

专家提醒,超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人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发生该病的风险:戒烟,或从一开始就不吸烟;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体育活动,如步行或跑步;吃均衡的饮食,保持健康的体重等。如出现走走停停的间歇性跛行症状,甚至静息痛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