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是以按蚊为传播媒介,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今天是我国第14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防止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青岛历史上是间日疟流行区,经过多年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近二十年已经没有疟疾本地疫情,但是青岛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和旅游城市,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均有贸易往来,商务、旅游、劳务输出等人员逐年增多,每年都有输入性病例报告,输入地为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国家,以恶性疟为主,间日疟、卵形疟同时存在,危及生命的重症疟疾也时有发生。青岛地处东部沿海,潮湿多雨,按蚊孳生,境外输入疟疾引起再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因此,防止疟疾输入后再传播,继续维持消除疟疾状态,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是当前我市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如果您是出入境从事经贸、援建、劳务和旅行的人员,我们想对您说:
出国前应先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登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http://www.cdcqd.cn/main)咨询,了解将要去的地方是否为疟疾流行区。赴境外疟疾流行区要积极参加疟疾防治知识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有条件的,可配备疟疾防治专业人员随行,及时提供疟疾预防和治疗服务。在疟疾流行区居住期间,要做好个人防护,务必使用蚊帐防蚊或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驱杀蚊虫,以防蚊虫叮咬感染疟疾。
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疟疾症状,要立即到医院检查,及早治疗。从疟疾流行区回国后,要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判断是否需要抗疟治疗,以防复发和传染他人。
如果您是旅行社的领队或者导游,我们想对您说:
目前疟疾主要分布在整个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非洲、东南亚、南美洲和大洋洲等,很多人在高疟疾流行区感染疟原虫,回国后才发现。作为领队或者导游,要掌握疟疾防治知识,加强对赴境外疟疾流行区旅行人员有关疟疾防控宣传教育,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出现寒颤、发热、出汗热退等疟疾症状,要立即就医,争取早救治,以防延误诊治。
如果您是血站的工作人员,我们想对您说:
疟疾也能通过输血传播,受血者通过输注含有疟原虫裂殖体或裂殖子的全血或血液成分而感染的疟疾称为输血传播的疟疾。预防输血传播疟疾须严格审查献血者的疟疾史。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明确规定疟疾病愈后未满 3年者不得献血。各级采供血机构对有境外疟疾流行区居留史的献血人员和来自境外疟疾流行区的外籍献血人员要开展疟疾感染征询,减少经血液传播疟疾风险。作为血站工作人员,对有高疟疾流行地区旅居史和疟疾病史的献血者建议其在献血前到医疗机构进行疟原虫检测,防止输血传播疟疾的发生。
如果您是在隔离点工作的医生,我们想对您说:
对来自疟疾高流行区的人员如新冠隔离期间出现发热症状,在开展新冠肺炎检测的同时,应及时开展疟原虫检测。对已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例的同行人员,以及来自疟疾高流行区的成批入境人员,均应开展疟原虫血检,及时发现传染源,并按“1-3-7”工作规范进行疫情报告和管理,要严格做好分级防护,准确掌握疟疾和新冠的诊断标准,对患者科学合理分类转诊,做好疟疾病例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新冠肺炎“零感染”。
如果您是临床医生,我们想对您说:
疟疾是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但重症疟疾病情进展快,危及生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足量规范治疗很重要。
1.对不明原因发热、疑似疟疾等患者,要主动询问境内外旅居史。
2.对2年内有境外疟疾流行区旅居史、近2周内输血史、有疟疾既往发病史和其他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应当进行实验室疟疾病原学检测。不具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机构,应当及时将疑似疟疾病人就近向具备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转诊,或联系当地疾控机构协助开展疟疾病原学检测。
3.结合流行病学史、发冷、发热、出汗、昏迷、重度贫血、肾功能衰竭等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依据我国卫生行业标准《疟疾的诊断》(WS/T 259-2015),做出无症状感染者、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或重症病例诊断。
4.疟疾的治疗应按照我国卫生行业标准《抗疟药使用规范》(WS/T 485-2016)执行,遵循安全、有效、合理、规范的原则,根据疟原虫虫种及其对抗疟药的敏感性和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合理选择药物,对疟疾病人进行早期、足量、全程治疗;对间日疟和卵形疟病人在次年春季或流行高峰前一个月采用磷酸伯氨喹八日疗法(详见《抗疟药使用规范》)进行1次休止期根治,以防止病例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