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胸科院区为“终结结核流行 自由健康呼吸”不懈努力

2021-03-22 17:46 来源: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
分享到:

(原标题:发挥结核病诊疗优势,做强做精结核病防治体系——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胸科院区为“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不懈努力)

3月 24日是第 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结核病对我们的健康能够造成哪些危害,我们该如何预防,结核病的治疗措施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青岛市结核病定点医院——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胸科院区进行了实地采访。

结核病可长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胸科院区副院长、主任医师李同霞介绍:结核病又叫“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

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 2位。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

结核病的全身症状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结核病的传染源为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患者通过大声说话、咳嗽、咳痰、打喷嚏等方式将结核分枝杆菌扩散至空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感染结核杆菌后是否最终发展成结核病,主要取决于吸入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毒力和人体肺泡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约有 1/3人群接触结核分枝杆菌后,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吸入菌量大,机体未能清除和杀死全部结核分枝杆菌,这些没有被清除和消灭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在人体器官内,与机体处于共存状态(即潜伏感染者)。当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重新繁殖而发病。

及早发现传染源是终结流行关键

肺结核与新冠肺炎同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新冠疫情的措施对肺结核同样有用。佩戴口罩、不随地吐痰、勤洗手、常通风等,可有效减少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

但要实现“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的目标,最重要的还是及早发现并切断传染源。李同霞介绍:“有数据表明,一位结核病患者一年可传染15名健康人员,我们只有及时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结核病患者,找到结核病传播的源头,才能终结结核病的流行。”

如何及早发现传染源,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防控意识。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结核病专科医院排查。

其次,要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筛查。不是只有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具有传染性,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患者也具有一定传染性,因此所有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都要进行筛查。

最后,要做好易感人群的筛查。艾滋病毒感染者、慢性呼吸道疾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儿童等都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查体。

系列举措提升鉴别诊断能力

在分枝杆菌属中,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麻风分枝杆菌,剩下的都称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由NTM引起的疾病称为NTM病。结核病及NTM病临床症状及肺部影像学表现均类似,痰涂片均可呈阳性,若未进一步菌种鉴定,易长期误诊为结核病。

胸科院区分枝杆菌PCR实验室拥有完整的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配备GeneXpert MTB/RIF快速检测系统、BDMGIT960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系统、MALDI Biotyper分枝杆菌的鉴定等国际先进的结核病诊疗仪器设备,有效提升了结核病、耐药结核病早期诊断及结核病的鉴别诊断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肺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医院引进B超内镜,将呼吸内镜室合并到综合内科,将综合内科打造成肺部疾病鉴别诊断特色科室。综合内科主任田红介绍,近年来,医院积极开展无痛支气管诊疗,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刷检、活检、支气管高压球囊扩张及腔内冷冻治疗术,进一步提高了肺部疾病的确诊率,提升了支气管结核的治疗水平。

2021年,医院新建NTM诊疗中心,对于NTM的诊断、治疗、随访形成了独有的体系,进一步提升了结核病、NTM病的鉴别诊断能力,为相关疾病的精准治疗创造了良好条件。

曾有一位34岁的女患者因双肺多发斑片、渗出影,痰抗酸杆菌检测阳性(4+),以“继发性肺结核”转入胸科医院。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胸闷、憋气、咳痰等症状无明显好转,复查胸部CT显示肺内病灶较前进展。

为进一步明确感染病原微生物,医生将患者的血液及痰液进行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测序(mNGS),痰液mNGS检查示胞内分枝杆菌感染,最终确诊为NTM肺病。调整治疗方案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耐多药结核病诊治经验丰富

与普通结核病相比,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更为困难,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和广泛耐多药结核病,对终结结核病流行带来严峻挑战。

胸科院区胸五科是耐多药结核病诊疗特色科室,擅长耐多药结核病、广泛耐药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治愈率80%以上,有效遏制了耐药结核病的传播,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曾成功参与我国抗结核新药贝达喹啉引入和保护扩展项目,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和管理者奖。

小彬2020年春天曾因患结核病住院治疗,出院后因工作忙碌,服药不规律常有发生,甚至自行停药。虽然主管医生多次回访,他也没有按时复查。半年前,小彬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症状,自行服用感冒药后病情愈发严重。小彬怀疑结核复发却没有勇气复查,最后实在扛不住才回胸科医院就诊。

经过详细检查,小彬肺上病灶明显加重,查痰找抗酸杆菌(4+)。治疗1个月后,小彬复查胸部CT病灶未见明显好转,痰涂片仍然是阳性。结核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他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都产生了耐药。

医院组织专家组进行院内会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重新调整治疗方案。应用耐多药方案后,小彬的肺部病症和症状逐渐好转。

不规律服药的普通结核病患者、复治结核病患者和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容易患耐多药结核病。李同霞强调,服用抗结核药物一定要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坚持规律用药、按时复查,千万不能自行停药。

脑膜炎诊治在山东省居领先地位

结核性脑膜炎是肺外结核病的一种,由于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困难,患者就诊时往往病情较重,导致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费用高、疗效差、后遗症多、死亡率高。

胸一科是脑膜炎诊治特色科室,胸一科主任刘玉峰介绍:“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自2006年开始向结核性脑膜炎发起挑战,经过15年的积累,实现了脑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规范化,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采取综合治疗加个体化治疗的方案,最终形成了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治疗、护理、康复、营养、健康宣教的规范化、标准化。”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但早期结核性脑膜炎与其他脑膜炎难以区分,很多患者就诊时病情都很危重。

刘玉峰介绍,脑膜炎的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查体的体征、脑脊液的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各种化验检查,其中脑脊液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结核治疗、降颅压、激素治疗、营养支持等,胸一科率先开展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治疗有效率达95%以上,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

脊柱结核与感染微创诊疗全国领先

胸科院区外科在赵明伟主任的带领下,攻坚克难,不断创新,逐渐实现了脊柱结核与感染的精准化、微创化、数字化和个体化的诊疗,大大提高了脊柱结核与感染的临床疗效。

经过十余年的总结和临床研究,外科团队建立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骨感染诊断体系,相关病例能够达到95%以上的病原学诊断阳性率,近十年来未出现误诊病例,为骨感染的精准诊疗提供了胸科经验。

外科自2000年开始探索脊柱结核的微创治疗,积极开展经皮微创内固定、通道辅助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等,同样难度的手术,切口从近20厘米缩短到3-5厘米。在国内率先开展OLIF、MISTLIF、DLIF等微创技术诊疗脊柱感染性疾病,迄今为止,胸腰椎结核与感染的微创手术方式占90%,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

此外,外科还运用数字化与3D打印技术助力脊柱感染的微创治疗,使脊柱的微创手术更加精准。

53岁的男患者孙某,在当地医院诊断腰椎结核合并腰大肌脓肿,医生给予脓肿穿刺引流,同时抗结核治疗。治疗六个月后,孙某腰疼症状未能缓解,经朋友介绍到胸科院区外科就诊。

经完善相关检查,医院组织专家会诊详细讨论病情及手术方案,决定采用后路经皮内固定、前路OLIF等微创手术联合治疗。术前先采用数字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并在电脑上模拟设计手术,同时通过3D打印1:1模型再次模拟手术,使手术更加微创精准。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3个月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