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中国医师节】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心脏中心纪文岩:杏林赤子融贯中西,心血方舟护航健康

2025-08-16 09:25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讯8月18日讯(记者 郭泽林)在医学的浩瀚星空中,总有人怀揣着对生命健康的敬畏与热爱,于探索之路上不懈前行。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心脏中心副主任、心血管一科主任纪文岩便是这样一位医者,她在中西医结合的领域深耕多年,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少年岐黄路:童子功铸就医者仁心

16岁,当同龄人还在高中课堂时,纪文岩已踏入山东中医药大学少年班的殿堂。这场看似“偶然”的际遇,却成为她医学人生的原点。“那时对中医的了解仅限于课本里的李时珍”,她坦言早期对医学的懵懂,但少年班的特殊培养模式——三年高中课程与基础的中医经典学习同步进行,为她打下了坚实的童子功。“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伤寒论》……就像小时候背唐诗”,纪文岩将这段经历视为珍宝。正是那些朗朗上口的方剂歌诀,成为日后临床中“信手拈来”的处方根基。

谈及为何选择心血管方向时,她笑着回忆:“实习时第一个科室就是心内科,那种抽丝剥茧的诊疗过程令人着迷。”这颗人体最精密的“发动机”,就此成为她毕生探索的领域。

纪文岩毕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坦言,那时心血管专业的诊疗手段相对有限,但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如今的心血管专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依赖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到如今借助冠状动脉造影、磁共振等先进技术精准判断血管狭窄程度,西医在诊断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而中医也在不断融合现代科技,实现自身的精准化发展,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中西协奏曲:当现代影像遇见千年脉象

面对心血管疾病诊疗的世纪难题,纪文岩有着清醒的认知:“西医如精准的狙击手,中医则是系统的调理师”。她以急性心梗为例:“支架手术能迅速开通闭塞血管,这是现代医学的急救优势,但支架解决的是‘树干’问题,那些尚未堵塞的‘细枝’仍需整体调理。”在她的诊疗体系中,影像技术与中医脉诊同等重要。“中医要融合当下科技,在实际的临床中也验证了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的显著效果”,纪文岩指出。

在职业生涯中,纪文岩遇到过许多令她印象深刻的病例。一位天津患者经历多次支架置入和搭桥手术后,仍饱受心脏疼痛折磨,西医药物也难以奏效。“他走路超百米就心绞痛,连康复运动都无法进行”,纪文岩回忆。患者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纪文岩,经过中药的治疗后,奇迹悄然发生,症状逐渐缓解,慢慢地一次可以走100米,200米,300米……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更令人惊叹的是,当该患者数年后罹患肿瘤时,先前建立的心功能储备也能够支撑他顺利完成放化疗。“ 看到患者因为我们的治疗而改善生活质量,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纪文岩感慨道。

医患同心桥:在知情与信任间寻找平衡

面对心血管疾病带来的沉重压力与患者心中常有的恐惧、误解,纪文岩深知,建立坚实的医患信任始于清晰、坦诚的沟通。她致力于在“充分知情”与“相互信任”之间,为每位患者架起一座坚实可靠的桥梁。

对于病情高危、亟需现代医学干预的患者,纪文岩会直言不讳地阐明手术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该放支架时绝不拖延”,避免因延误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也有很多患者出于各种原因坚决拒绝手术,她也会耐心详细地告知替代方案——中医治疗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明确说明“需几年甚至十几年坚持”用药和调理,同时清晰告知可能的风险与预期效果,确保患者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作出自主选择。

此外,对于寄希望于中医快速治愈的患者,纪文岩也会耐心解释中医需要长期调理的特点,像一场需要耐心与毅力的“持久战”,重在整体调养、改善体质、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再发,而非追求立竿见影的“除根”效果,帮助患者树立起对治疗过程的合理预期。在纪文岩看来,医患之间的桥梁不仅由技术筑成,更由一次次坦诚的告知、一句句设身处地的解释牢牢焊接。

纪文岩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坚守初心,用专业与爱心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点亮希望之光。她的故事,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生动注脚,也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未来,她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探索前行,为医学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