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是扎根乡土的“女能人”,更是带领一方百姓共富的“领头雁”,她们的创业密码或许不同,但底色始终炽热——那是对故土的深情、对梦想的执着,她们用柔肩担起兴农富农的使命,在希望的田野上编织乡村振兴的梦想。愿这些带着泥土芬芳、闪着露珠光芒的故事,能点亮更多乡村“她力量”的创业星火,激励更多“新农人”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一路艰辛一路歌
茶香味浓惠乡亲
刘洪美,青岛海青龙泰茗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制茶师。从事茶叶行业十多年,精研茶叶炒制技术,先后考取高级茶艺师、评茶员、机械制茶师等资格证书。其研发的海青龙茗、海青泰茗、海青金龙茗等茶叶产品多次在全国、省、市级评比中获金奖、特等奖。刘洪美先后获评齐鲁巾帼乡村工匠、青岛市巾帼乡村工匠、西海岸新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对于刘洪美而言,茶是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看到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兴茶致富的利好政策,她把对茶的爱好发展为事业,租下简易厂房和制茶设备,与丈夫共同开启茶产业之路。刚开始技术不熟,她主动去请教当地炒茶的师傅,边干边学,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她坚持“好茶是种出来的、好茶是炒出来的、好茶是泡出来的”的制茶理念,每天清晨5点半到茶园里手把手传授采茶技能,确保鲜叶品质。炒茶是刘洪美更为重视的关键环节,杀青、揉捻、焙火……这些已经熟稔在心的环节,她却依然不敢有丝毫怠慢,摊晾时间、锅温、烘干次数……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她说“炒茶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你对它用心,它必然会以高品质的滋味回报你。”
为带动周边乡亲们致富,她与丈夫一起成立家庭农场,流转100多亩土地,解决村民土地弃荒的问题。在政府支持下,她与丈夫创建青岛龙泰茗茶叶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连续举办茶叶、蔬菜、果树、农药使用、农产品质量监管、妇女电商等技术培训班,培训村民2000余人次,帮助乡亲们提高技术,增加收入,田间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
现在的海青龙泰茗家庭农场,700平方米厂房设施齐全,150亩生态茶园管护得当,红茶、绿茶、茉莉花茶、桂花茶品类丰富,年收购鲜叶18万斤,加工干茶3.5万斤,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万元,为茶农增收1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