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阳气最旺时,正是驱寒日——2025三伏贴三伏灸,为冬日健康“储值”

2025-07-08 16:00 来源: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分享到:

“三伏贴”、“三伏灸”是依据中医学“冬病夏治”的理论,以经络腧穴为基础,通过对经络腧穴的进行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祛湿的作用。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主要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

三伏贴

三伏贴是以中药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在夏季三伏天,人们的肺脏气血通畅,药物容易深达脏腑,是治疗、调整肺脏疾患的最佳时机。

三伏灸

三伏灸指的是在三伏的时候做艾灸,比如督灸、脐疗等,通过温热疗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通经舒络,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调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血液循环、消化吸收等功能。

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风寒感冒及体虚易感冒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虚寒胃痛等。

风湿关节疾病: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关节痛、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畏寒肢冷等阳虚体质者。

儿科疾病:小儿反复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消化不良等。

妇科疾病:女性宫寒痛经、小腹冷痛、畏寒肢冷等。

其他适宜儿童、老人提升体质,用来预防冬季发病。

三伏贴的禁忌症

局部皮肤皮疹、破溃或平素皮肤过分敏感者不适合贴敷艾灸治疗;

患者有发热、咽痛、咳血、咳吐黄痰时不适合贴敷艾灸治疗;

3周岁以下的孩子及孕妇不宜贴敷艾灸;

严重过敏体质的患者、心脑血管及心脏病患者不宜贴敷艾灸。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成人1-4小时,儿童0.5-1小时,具体时间根据每个人皮肤耐受程度而定。

2.艾灸及贴敷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当天不宜食用海鲜、牛羊肉等发物以减少不良反应,同时减少运动,避免出汗着凉。

3.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无须特殊处理;如出现局部疼痛难忍、灼痛或有水泡应立即取下贴敷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必要时应去医院就诊。

2025年三伏贴贴敷时间

伏前贴:7月10日-7月12日

头伏:7月20日—7月22日

中伏:7月30日—8月1日

末伏:8月9日—8月11日

2025年三伏贴三伏灸预约通道正式启动,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邀您为冬季健康“储值”。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