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介入医学科尹智伟医师团队成功为一名肝硬化、门脉高压致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手术)”,开启了医院门脉高压症微创治疗的新篇章。
63岁的吴大叔半年前因间断黑便于当地医院就诊,医院以“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收住院并行“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及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由于此次手术为非根治性手术,近日,吴大叔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介入医学科寻求根治。
接诊后,介入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尹智伟第一时间为其完善相关检查。吴大叔上腹增强CT示其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血分析显示三系减少。根据病情,尹智伟主任医师决定为其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手术)”。考虑到吴大叔白细胞1.28×109/L,血小板8.00×109/L,血红蛋白81g/L,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郭威首先对其进行了升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对症治疗,待其具备手术条件后再行手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手术)是通过在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建立一条人工分流道,将部分门静脉血液引流到体循环中,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保证肝脏的正常灌注和功能,降低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血流灌注,对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胸腹水等达到根治性治疗目的。此项技术被业界誉为介入手术中的“天花板”。
吴大叔肝中静脉距离门静脉非常近,手术操作难度极大。尹智伟医师团队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王松的指导下,成功为吴大叔实施了手术。整台手术历时102分钟。术中,吴大叔全程清醒无痛,仅颈部及腹股沟有2个小针眼。术前门静脉压力为48mmHg,术后门静脉压力降为26mmHg,下降46%,患者无黑便等不适。术后吴大叔白细胞8.05×109/L,血小板65×109/L,血红蛋白119g/L,脾功能亢进明显好转,手术效果显著,当天就能进流食,第二天即可下地活动,术后五天顺利出院。
▲经脾静脉造影显示,显影血管丰富,提示门静脉高压,仍有一条胃冠状静脉显示,门静脉压力为48mmHg。
▲标记处显示扩张的胃底冠状静脉,易引发再次出血的责任血管。
▲术后脾静脉造影显示,门静脉显影血管显著减少,提示门静脉压力下降,胃底冠状静脉栓塞密实,门静脉支架近端位于“漏斗”区,门静脉压降至26mmHg,下降46%。
▲术后上腹部CT增强扫描冠状位重建示:TIPS支架位置良好,管腔通畅。
此例TIPS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了医院在该项高精尖技术领域的空白,更充分彰显了医院介入医学科团队在复杂血管介入治疗方面的雄厚实力和勇于攀登技术高峰的决心,也为医院诊治门脉高压症及其危重并发症增添了一件强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