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母乳喂养:宝宝与母亲健康双赢的选择

2025-05-20 15:56
分享到:

母乳,这一来自母亲的珍贵馈赠,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最理想的营养来源。母乳喂养不仅能够为宝宝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支持,还对母亲的身体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新手妈妈们常常面临诸多困惑和挑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避免陷入一些所谓的“经验”误区,邀请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产科母乳喂养专科护士孙艳梅,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些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通过她的分享,希望能为每一位母亲和宝宝带来更加健康、美好的开始。

疑问:母乳喂养对宝宝及母亲的好处有哪些?

医答:首先,对于妈妈,母乳喂养能够有效帮助子宫尽快恢复,显著降低产后出血的概率,同时还能减少未来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风险。此外,母乳喂养还有助于宝妈更快恢复体型,使身体逐渐回归到产前状态。

其次,对于宝宝,母乳是新生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最重要的营养来源,它不仅能够完全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求,还能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率。更为重要的是,母乳中的丰富成分有助于宝宝大脑的快速发育,同时还能进一步强化母亲与宝宝之间的情感纽带,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疑问: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医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在出生后的前5至6个月内应进行纯母乳喂养。婴儿满6个月后,应遵循儿科营养指南或听取儿科医生的建议,可以逐步添加辅食,并继续结合纯母乳喂养直至孩子大约2岁左右。具体时间也可以根据幼儿对母乳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疑问:如何判断乳汁分泌量是否充足?

医答: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来综合判断:

首先,从排泄方面来看。可以根据幼儿大小便的次数进行观察。例如,健康的新生儿每天能够达到有6次以上湿尿布的情况,有3到5次呈黄色的软便,则说明其摄入的液体量较为充足。

其次,从体重变化的角度出发。新生儿出生后的前三天内,体重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通常不会超过出生体重的7%到8%。在出生后十天左右,宝宝的体重应当逐渐恢复至出生时的正常水平,表明其营养摄入基本满足生长需求。

最后,从吸吮表现来判断乳汁是否充足。当新生儿吸吮时,如果表现出有力且节律稳定的吸吮动作,或者在吸吮结束后显得十分满足、面带微笑等愉悦状态,这些都表明产妇的乳汁分泌是充足的,并且宝宝得到了足够的营养供给。

误区一

产后大补营养全汤,下奶才有保障?

这种观点不完全准确。如果在产后仅仅依靠全汤来补充营养,不仅难以有效增加乳汁分泌的量,反而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比如,产妇可能会因为摄入过多脂肪而出现过度肥胖的问题,甚至引发脂肪肝。此外,过量饮用全汤还可能导致产后乳汁淤积,从而增加乳房不适或其他相关问题的发生概率。

母乳喂养是一种天然的“有菌喂养”方式,当新生儿吸吮母亲乳头时,乳头上存在的正常微生物群体会随着进入宝宝体内,这一自然的过程有助于帮助宝宝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为日后的消化吸收功能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够增强宝宝自身的免疫力,为其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误区二

每次喂奶前要清洗乳头?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日常清洗方面,并不需要过于频繁的操作,一般来说,每天进行一次正常的清洗就足够了。根据季节和个人情况的不同,清洗的频率也可以适当调整。例如,在炎热的夏季,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容易大量出汗,这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清洗次数,即便如此,也应以温和的方式为主,避免使用过多化学产品过于频繁地清洗,以免对皮肤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总之,科学合理的清洗习惯才是维护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

误区三

按时喂奶,给宝宝养成规律生活作息

这种观点并不准确。母乳喂养应当遵循按需喂养的原则,而不是严格按时喂养,按需喂养能够更及时、更精准地满足宝宝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父母根据新生儿的表现来判断其是否感到饥饿,通过观察新生儿的表现,可以迅速判断宝宝是否感到饥饿,例如,当宝宝张开嘴、舔舌头、啃咬衣袖,或者当你用食指轻触他们的嘴角时,他们会本能地跟随手指方向寻找奶源......这些细微的动作都表明宝宝可能已经饿了,此时,应当立即给予喂养,而不是等到预定的时间。

对于新生儿而言,母乳喂养应当尽量保证在24小时内达到8-12次的频率,每次喂养的时间建议持续30分钟以上。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让宝宝轮流吸吮左右乳房,这一做法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有效预防多种健康问题,还能帮助宝宝更好地完成吞咽和消化过程,减少如肠道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同时,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还能有效促进母亲的乳汁分泌,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