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80岁老人十年前与宫颈癌交手,十年后又遇胰腺肿瘤,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微创手术助她再获新生

2025-04-10 16:18 来源: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
分享到:

在医学界,胰腺手术被称为“外科手术的珠穆朗玛峰”,而高龄合并多系统疾病患者的胰腺肿瘤手术更是“禁区中的禁区”。近日,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肝胆外一科(腹部肿瘤外科)杨涛主任团队挑战生命禁区,成功为一名身患胰腺肿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癌症史的80岁老人完成“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全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

八旬老人腹泻就诊 意外发现胰腺肿瘤

患者张奶奶(化名)的人生剧本充满坎坷:十年前,罹患宫颈癌,曾接受开放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粘连使得她下腹部时常疼痛。4个月前,她因腹泻就诊,又意外发现胰腺肿瘤,影像报告检查显示“胰头区囊样灶与扩张的胰管交织,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身体再次拉响警报。 IPMN属于交界性肿瘤,如果不进行手术,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黄疸,甚至恶变。更令人揪心的是,这位耄耋老人还背负着高血压3级(高危)、糖尿病等多重健康枷锁。

手术风险高难度大 医院多学科筑起"生命防线"

限期手术成了张奶奶重获新生的唯一希望,但辗转多家医院,医生都摇头说风险太高。最后,张奶奶来到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肝胆外一科(腹部肿瘤外科)杨涛主任团队准备迎接挑战,为她进行手术治疗。传统开腹手术需30厘米切口,对高龄患者堪称致命打击;而全腹腔镜全胰切除犹如高空走钢丝,既要彻底清除病灶,又需保留脾脏功能,还要在糖尿病背景下精准控糖——这对医疗团队的技术、经验与人文关怀提出全方位考验。

面对困局,医院组织了多学科会诊,肝胆外一科(腹部肿瘤外科)联合内分泌风湿免疫科、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放射科及护理团队,制定了详尽的治疗计划,医疗团队决定为张奶奶实施“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全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护理团队设计了“术前心理疏导-术中保温防压疮-术后早期下床”全周期护理方案。

3D腹腔镜下精密操作 团队默契配合成功手术

手术当日,无影灯下展开了一场毫米级“生命博弈”。杨涛主任在3D腹腔镜的放大视野下,于方寸之间展开精密操作,团队成员默契配合:既要完整切除全胰腺及十二指肠,又要像保护艺术品般保留脾动静脉,确保脾脏血供;既要处理扩张的胰管与囊性病灶,又要重建消化系统,每一步都需在毫米级空间精准把控。“这就像在豆腐上雕刻血管。”参与手术的副主任医师谢东方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手术圆满完成,出血量不足100ml。

多维康复计划 助患者重启健康人生

术后,肝胆外一科(腹部肿瘤外科)从生理和心理两大维度,实施康复计划。

生理维度:

早期启动肠内营养,维持代谢平衡;

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护理团队以耳穴压豆缓解术后疼痛。

心理维度:

医护团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信心。

术后第二天,张奶奶便能在搀扶下站立,各项身体指标趋于稳定,连宫颈癌术后粘连也得到了改善,下腹部疼痛消失,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回想起这场生命考验,历经人生第二次大手术的张奶奶感慨万千,重获健康的她对杨涛主任团队满怀感恩。出院当天,张奶奶和家属将一面写有“妙医圣手德艺双馨”的锦旗送到医护人员手中,以此表达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