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危重症康复“零禁区”!多学科联手“闯关”,CCU内为重症脑梗患者开启康复之路

2025-11-03 17:20 来源: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分享到:

心房颤动是脑梗死,尤其是致命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过去,这类患者多在CCU内接受以生命支持为主的被动治疗。然而,随着早期活动康复介入在危重症领域的深入应用,医学界发现: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危重症患者,早期、科学的康复干预能显著改善其功能预后。如今,CCU不再是康复的“禁区”,而是早期康复的“起点”。

近日,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本部院区心血管内科CCU病区成功收治一名房颤继发大面积脑梗患者。该患者病情危重,通过心血管内科团队与康复医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实施了系统化的护理治疗、肢体功能康复、心肺功能训练及二级预防策略,最终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充分体现了现代精准护理在危重症患者康复中的核心价值。

患者臧某某,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5年。入院后经脑科中心紧急救治,术后因病情危重且合并恶性心律失常转入ICU治疗,随后为继续治疗心律失常转入CCU。转入时患者情况不容乐观:存在肺部感染、肌间静脉血栓形成、肢体活动障碍、意识障碍、自理能力缺陷、营养失调、语言沟通障碍等多种问题,同时还面临猝死、压力性损伤、误吸、泌尿系感染、非计划拔管再次发生肺栓塞等风险。

面对患者原发病复杂、功能损伤重、并发症风险高、多科室协调难度大等挑战,医疗团队迎难而上。首先构建了CCU与康复医学科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由CCU医疗团队、康复医学科团队、CCU护理团队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和康复护理方案。随后,护理团队明确了工作重点并组织了专业培训。

在实施阶段,团队采取了分阶段康复策略,包括CCU早期康复和稳定期普通病房康复;同时配合针灸、耳穴压豆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加强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给予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指导与防范措施;做好基础护理,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充分的支持与宣教。

经过两周精心的治疗护理与联合康复理疗,患者的病情、功能及心理状态都有了显著改善:心律转为窦性心律,生命体征平稳;可经口进食糊状、汤羹类食物;四肢肌张力正常,关节活动度正常,左侧足下垂和双侧肢体肌肉萎缩均较前明显好转;呼吸功能方面,胸廓起伏正常,潮气量每分通气量正常,能够完成2个循环的ACBT训练;语言表达流利、声音洪亮;更重要的是,患者及家属重拾信心,积极参与康复过程,家属已掌握基本的家庭护理及康复手法。

在CCU开展早期康复,安全是首要原则。CCU护士作为患者康复的“践行者”和“守护者”,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强大的执行力。实践证明,在CCU为患者实施安全、精准的早期康复护理是可行且必要的,它能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危重症护理理念。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