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这是由中国抗癌协会发起的一项全国公益活动,旨在普及肿瘤防治知识,提高公众防癌意识,倡导科学抗癌理念。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康观念的提升、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上升,为普及肺结节防治知识,帮助群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胸外科联合呼吸与危重医学科、肿瘤科组成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肺结节专项义诊活动。
义诊详情
义诊时间
4月18日(周五)上午09:00-10:30
义诊地点
东院区1楼门诊大厅
诊疗范围
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肺部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晚期肺癌、食管癌的综合治疗;胸壁畸形(鸡胸、漏斗胸)的治疗。
义诊内容
1.提升公众防癌意识:普及肿瘤防治知识,解读认知误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主动预防意识;2.促进早筛早诊早治:权威专家团队现场坐诊,一对一为患者解读体检报告并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建议,帮助居民早期发现肿瘤信号,降低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3.提供优质便民服务:义诊当天上午,胸外科免收门诊挂号费。
温馨提示:
请携带既往病历、检查报告、影像资料等,便于专家精准诊断。
健康科普
1、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影像学检查(如CT)中发现直径≤3cm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可单发或多发。性质:可能是良性(如炎症、结核、瘢痕)或恶性(如肺癌)。
2、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无需过度焦虑:约95~97%的肺结节是良性的。定期随访:医生可能会建议3-6个月后复查CT,观察结节变化。进一步检查:若结节增大或形态可疑(如分叶、毛刺等),需进行增强CT或PET-CT后行手术治疗,若性质难以确定可行穿刺活检。
3、常见误区:
ד肺结节=肺癌”:多数肺结节无需治疗,仅需观察。
肺结节大多数是身体的小“疤痕”,但科学随访是关键!发现肺结节后请遵医嘱,避免过度治疗或忽视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