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主题是“健康睡眠,优先之选”。据研究显示,全球27%的人存在睡眠障碍,而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睡眠不仅是生命的“充电站”,更是身心健康的“晴雨表”,会影响我们的免疫力、情绪、记忆,甚至与高血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然而,熬夜追剧、报复性刷视频、鼾声如雷却浑然不觉……这些被忽视的睡眠问题,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打鼾是睡得香吗?
很多人认为打鼾是睡得香的标志,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打鼾导致机体缺氧,身体所有的器官都会缺氧,这些器官都会变得“疲倦”。打鼾引起的睡眠表浅,深睡眠减少等会使人越睡越累,因此打鼾者白天嗜睡、疲惫,乏力,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有的人甚至在看电视、开车的时候出现嗜睡,这是很危险的。
打呼噜的本质是呼吸道受阻。当你熟睡时,舌头和咽部的肌肉放松,气道变窄,空气通过时就会引发振动,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如果呼吸道堵得更厉害,那就不只是打呼噜了,而是“憋气”——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随着医学对睡眠病理生理的研究不断加深,逐渐认识到睡眠的质量、结构对机体病理生理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认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约5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而中重度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80%!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难治性高血压密切相关。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组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有多种类型,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及中枢性呼吸暂停是最常见的两种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10秒)或低通气(气流减少30%以上),伴随血氧下降和微觉醒。
根据严重程度,每小时呼吸暂停次数(AHI)分为:
轻度:AHI 5-15次/小时;
中度:AHI 15-30次/小时;
重度:AHI>30次/小时。
其临床典型症状: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憋醒,白天嗜睡、注意力下降,晨起头痛、口干。
睡眠呼吸暂停如何“引爆”高血压?
1.缺氧与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每次呼吸暂停时,身体缺氧刺激颈动脉体,触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骤升,而长期打鼾导致长期缺氧,可以诱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激活,收缩血管,进一步升高血压。
2.胸内压剧烈波动:呼吸暂停时,一般气流中断时间多为十多秒,个别可达2分钟以上,此时多伴有胸腹呼吸的矛盾运动,胸腔负压增大,心脏需更用力泵血,增加心脏负担,长期更可促发、加重左心室肥厚。
3.睡眠结构破坏与氧化应激:反复微觉醒打断深度睡眠,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促进水钠潴留;缺氧-复氧循环产生大量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加速动脉硬化。
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的特点
1.夜间和晨起血压“飙升”:正常血压呈“杓型”(夜间下降10%-20%),但OSAHS患者常表现为“非杓型”或“反杓型”(夜间血压高于白天);晨起血压峰值增加,心血管事件(如心梗、中风)风险升高。
2.难治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传统降压药效果差,需联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才能有效控制血压。
3.靶器官损伤加速:合并OSA的高血压患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风险比单纯高血压患者高2-3倍。
如何识别与治疗干预?
1.高危人群筛查
以下情况建议进行多导睡眠监测:
高血压合并肥胖(BMI≥28)、颈围>40cm(男)/>35cm(女)
难治性高血压(应用3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仍高于140/90mmHg)
夜间多尿、晨起头痛、白天嗜睡(Epworth评分≥10分)
2.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通过空气压力撑开气道,消除呼吸暂停,改善缺氧。
3.生活方式协同干预:减重:体重下降10%,每小时呼吸暂停次数可减少26%!侧卧睡眠:减少舌后坠,改善气道堵塞;戒酒:酒精会松弛咽喉肌肉,加重呼吸暂停。
4.药物选择建议:优先选用RAAS抑制剂,可部分缓解OSA相关的氧化应激和炎症;避免使用α受体阻滞剂,可能加重呼吸道塌陷。
5.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以使患者更好更快地管理体重,减轻症状,改善睡眠质量与结构,可以减少西药治疗的副作用;中医非药物疗法也有较为肯定的疗效。
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是“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若您的血压难以控制,或存在夜间打鼾、白天困倦等症状,请及时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既能恢复睡眠质量,更能为心血管健康加上一道“保险锁”!
专家团队
科室主任
李正光 心血管三科主任 主任医师
集团心脏中心心血管三科(全科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医学术骨干,市名中医,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医师从南中医符为民、成都中医陈绍宏,经方大师冯世伦,西医师从中华急诊主委李春盛、陈玉国等多名中西医大家,中西医业务功底扎实。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委员会委员、省老年医学会中医药分会、省中医药学会高血压分会、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全科医学专委会等专业委会副主委,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委会主委,市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委等。
擅长:中西医诊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慢性支气管炎、喘症等心、肺系疾病,胃肠功能紊乱、胃炎及内分泌疾病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擅多系统交集性疾病、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老年共病以及各种急危重症的综合诊治。对胸闷、眩晕、郁证、汗证、虚劳、肥胖以及各种体质、内科杂症等的中西医综合诊疗、调理有较高造诣。
坐诊时间和地点:周三、周日上午(本部)周二上午(国际中医门诊)周四下午(本部知名专家门诊)
宋业琳 心血管三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集团心脏中心心血管三科(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青岛市中医优秀青年人才。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吉中强、孙兰军。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等疾病,以及眩晕、胸痹心痛、失眠、心悸、乏力、汗症等相关内科症候的治疗,并能熟练运用呼吸机、床边血液净化、中心静脉置管等技术对各种急危重症进行中西医综合救治。
坐诊时间和地点:周五、周六上午(本部)周三上午(国际中医门诊)
解春霞
主任医师
兼任山东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运动处方学组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头晕/眩晕、急/慢性心衰、慢性咳嗽、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疾病、肺血管病等疾病。
坐诊时间和地点:周一、周四全天,周二上午,周五下午(本部)
王慧 副主任医师
集团亚专业骨干人才,医学硕士,中医学博士在读,青岛市医疗卫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师从吉中强、孙志广、符为民、冯学功等中医名家。兼任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并有丰富的治疗内科危重病的经验,熟练掌握呼吸机应用、持续床边血液净化治疗、中心静脉置管等技术等。
坐诊时间和地点:周一上午(本部)
赵海蓉 副主任医师
青岛市优秀青年人才,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疼痛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高血压及老年病的内科综合治疗,擅长继发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及高血压病并发症的治疗,对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及相关的疾病经验丰富,有丰富的治疗危重病的诊疗经验,熟练掌握呼吸机应用、持续床边血液净化治疗、中心静脉置管等技术。
郝海燕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在读博士。兼任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分会营养学组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老年医学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的诊疗,尤其是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及其并发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的救治。可对呼吸机、床边血滤(CRRT)、深静脉置管等各种急危重症的技术进行熟练操作。
坐诊时间和地点:周三上午(本部)
刘敏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睡眠障碍专委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全科医学专科分会委员。
擅长:老年病及危重病的诊疗,尤其擅长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熟练掌握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血液净化及气管插管术。
坐诊时间和地点:周五上午(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