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再次“镜”到病除 成功保肛!

2024-12-11 20:05 来源: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分享到:

“我想根治直肠肿瘤,还想保住肛门!”这是很多低位直肠肿瘤患者的心声。近日,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郝建波带领团队通过肠镜ESD为77岁患者切除直肠巨大肿瘤,既根治了低位直肠肿瘤同时又达到保留肛门的目的。

77岁的李阿姨(化名)因大便带血来市三医胃肠外科就诊,副主任医师郝建波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发现患者直肠内有一巨大肿瘤,从肛门口一直延伸至直肠中段,建议患者住院治疗。

住院后,郝建波为患者做了肠镜精细检查,发现直肠内肿瘤为直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仅结节状隆起肿瘤约3*3cm,JNET分型绝大部分2A,隆起处局部可疑为2B;染色放大观察腺管开口呈PitIV型,表面微血管增生,表明肿瘤绝大部分为良性,不排除局部有高级别瘤变或粘膜下表浅浸润癌;活检病理结果为直肠绒毛状管状腺瘤,低级别瘤变。

针对李阿姨的病情有两个治疗方案,方案一是切掉病灶同时切掉肛门;方案二是内镜下微创手术,仅切除肿瘤,保留肛门。如果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内镜诊断相符,患者不仅可以完全治愈还能保住肛门。如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肿瘤侵犯粘膜下深层,那么就要追加手术切掉肛门。患者及家属考虑到切掉肛门需要长期佩戴造口袋,给生活带来不便,强烈拒绝切掉肛门。

副主任医师郝建波立即启动MDT讨论,根据肠镜精细检查诊断和病理结果,结合患者及家属强烈保肛意愿,经讨论一致认为患者具备内镜下微创手术(ESD)指征,决定为其进行内镜下ESD手术切除直肠肿瘤。

鉴于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病变范围大,病灶血供非常丰富,手术具有一定难度。术中可能发生不易控制的出血,由于结节状隆起病变大,与肠壁肌肉层粘连紧密,容易发生穿孔,另外在肛管病变处控镜困难,且肠壁太薄,也容易发生肠穿孔。病变大、手术时间长对术者技术、专注度、体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虽然手术难度大,但是为了给患者保住肛门,避免终生挂粪袋子,市三医胃肠外科团队迎难而上,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为患者顺利切除了直肠巨大肿瘤,保住了肛门。术后病理为直肠绒毛状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区域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基底切缘未查见肿瘤。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肠镜精细检查结果相符,不需要追加手术切除肛门。

健康科普:

结直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日本最先开始研究和提出的肿瘤类型,是起源于大肠粘膜的一类平坦隆起型病变,直径上大于10毫米,形态上有颗粒型与非颗粒型两种。因为肿瘤表面主要表现为群生和扁平、凹陷等,又被称为匍匐样肿瘤和结节聚集型肿瘤,与其他肿瘤相比,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不具备正常的基因表达谱,往往只在直肠壁表面蔓延和发展,很少向直肠壁深层侵入,并且具有恶性肿瘤病变的可能。这种肿瘤可能表现为良性,也可能发展为恶性,但通常生长速度较慢。成因可能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肠道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在临床上,它们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对于结直肠LST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内镜检查、活检等方法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范围。治疗方面,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恶性,可能采取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市三医胃肠外科提醒大家:定期进行肠镜检查非常重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效果才能最好!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