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是一项平凡而伟大,凝聚爱与奉献的事业。护理队伍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她们用耐心,真心,恒心,诚心,爱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满足不同患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护理团队把“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和优质服务内涵贯穿始终,以真抓实干的务实举措,不断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有效提升患者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神经外高压氧科:以情温情 以心暖心
患者张女士(化名)3月前因脑出血行脑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月前于我院行脑膜膨出修补术及腰大池引流术后进行颅骨修补术,经过神经外高压氧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料,张女士的病情日渐好转。为了表达心中的感谢,张女士及家属在出院时亲自送上一面锦旗。
东院区启用以来,上述感人故事时有发生。神经外高压氧科一直在坚持收治危重患者,现有20余位气管切开患者,11台心电监护,3台呼吸机......连续运行,NICU处于近饱和状态,医护团队精诚合作,为每一位住院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护理、康复方案。
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科室十分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晚上睡得好吗?”“早饭吃的什么?”“您应该注意。”一句叮咛,一句问候,拉近了医患、护患之间的距离。她们总是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和担忧,使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医务人员最温暖的关爱。
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能以扎实过硬的技术和细致周到的服务赢得患者的认可和信任是对神经外高压氧科医护人员最好的鼓励和嘉奖。科室将继续提高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践行服务为民的宗旨,共同维护好这份医患真情。
肿瘤科:仁心仁术暖人心 热情周到如家人
徐阿姨,一位曾经被肿瘤阴影笼罩的勇士,在与病魔的抗争中经历了无数的痛苦与煎熬。当她初次踏入肿瘤科时,心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但医护人员温暖的笑容和坚定的眼神,让她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肿瘤科团队在杨红兰主任的带领下为徐阿姨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他们不仅时刻关注病情的变化,更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用耐心和专业为徐阿姨解答每一个疑问,让她在治疗的道路上充满信心。护理团队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从日常的输液、换药,到心理的疏导和鼓励,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关爱。在她疼痛难忍时,护士们轻轻握住她的手,给予力量;在她情绪低落时,护士们用温暖的话语抚慰心灵。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徐阿姨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身体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她和老伴怀着感激之情送来了这面锦旗,这不仅是对肿瘤科医术的肯定,更是对医护人员高尚医德的赞美。这面锦旗将激励着肿瘤科全体医护人员,在拯救生命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用爱和责任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
心内科:慈恩妙手以心养德
家住李村的程先生(化名)因突发胸闷,憋气伴胸部紧缩感,头晕,肢体乏力,持续不缓解,来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心电图检查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胸痛中心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心内科孙学玉主任和许卫强副主任给予患者造影检查,造影结果显示右冠远端狭窄95%,给予球囊扩张加植入一枚支架,最终患者转危为安,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收入心内科继续治疗。
术后,孙学玉主任带领医护人员定期查房,袁娜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术后护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出院当天特题字赠送给心内科全体医护人员,感谢他们医术精湛与悉心护理。
急诊医学部:热心服务用爱导航
为继续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急诊科护理团队紧紧围绕“绿色通道,生命之门”,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她们从各区域、流程以及服务理念等细节做出了全新的完善与转变。
急诊预检分诊,是急诊就诊患者的第一接诊人,他们态度热情诚恳、语言温和亲切、时刻保持微笑,让患者感到亲切自然、心情愉悦,既增进护患关系,还能增加患者对后续接触的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坚持“生命第一”的原则,当接诊三无患者时,她们坚持先抢救后收费,积极报警联系患者家属。即使无家属陪伴,也能感受到医护人员家人般的呵护。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与病魔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战场上最前沿的阵地。急诊医护人员每日步履匆匆、争分夺秒,无时无刻不在与死神赛跑,有多少踏入生死边缘的患者在这里被拉了回来,她们没有去数过,但唯一记得的是患者舒展开的眉宇与绽放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