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情况有什么特点?
结肠癌我国41-65岁人群发病率高,大约70%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30%的癌不经腺瘤直接以癌巢的形式出现。
我国与西方国家比较有两个流行病学特点:
1. 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生率高,大约占60%。
2.低位直肠癌所占的比例高,占直肠癌的60%-70%。
结肠癌与哪些因素有关?
结肠癌病因尚未明确,相关高危因素逐渐被认识,比如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肠病、家族史、缺乏膳食纤维、肥胖、年龄、吸烟、遗传等。家族性肠息肉病是公认的癌前期病变,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有着密切关系。
结肠癌有哪些早期症状?
01.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质的改变,最早出现的症状,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大便带血脓液粘液。
02. 腹痛。
03. 腹部肿块。
04. 肠梗阻症状。
05. 全身症状。如贫血、乏力消瘦、晚期肝大黄疸腹水等。
高危人群有哪些?
01. 40岁以上I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02. 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息肉史。
03.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直肠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01. 直肠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下坠、排便不尽、里急后重,下腹痛等。
02. 癌肿破溃出血,大便带血粘液。
03. 肠腔狭窄症状,腹痛腹胀肠鸣。
04. 前列腺或膀胱出现尿频尿痛血尿。
什么是结直肠癌的全程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结直肠癌诊疗方案复杂,过程可能涉及内镜检查、影像学评估、手术、化疗、放疗、病理学评估等诊疗手段,患者常面临疾病本身与治疗带来的不适症状,承受多种困扰,导致其生存质量下降,急需得到更多连续性、整体性的医疗护理服务。全程管理模式是一种跨区域、跨团队的全程协作管理方式,包括院前准备、围治疗期准备、出院准备、院后随访及建立完整的电子患者健康档案, 实现患者院前、院中、院后的持续性健康照护,形成全程闭环式管理模式。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01运动
体重或体脂超标会增高血液中胰岛素的水平,促进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增加患肠癌的风险。运动不仅可以降低体脂,还可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此外,运动可加快肠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粪便中毒素对肠黏膜的不良刺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肠癌的发生。
02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
养成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禁忌“饥一顿、饱一顿”,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量,避免烟熏、烧烤类食物的摄入,饮食定时定量,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避免长期吸烟和长期大量饮酒。
03戒烟和限酒
这两者均是致癌的危险因素,公共场所及家庭都应禁烟,避免人群受到“二手烟”的伤害。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喝酒还需注意量,避免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