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青岛晒出健康促进成绩单

2021-12-30 06:00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分享到: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28日讯 美好生活始于健康,国家富强基于健康。2021年是青岛卫生健康工作办实事、解难题、抓落实、见实效的一年。医疗服务“攀峰计划”成效初显、医疗资源配置优化均衡、健康服务更加贴心……今年,青岛卫生健康领域一点一滴的变化,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切身感受到。

筑牢健康安全线,“应检尽检”“愿检尽检”近2千万人次

韩先生因为参加大型会议需要核酸检测报告,但他白天一直忙于工作,没时间到医院采集样本。正当他焦急的时候,得知青岛市市立医院已经开通了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晚上9点20分,韩先生到市立医院(东院区)进行了采样,次日凌晨0点10分,韩先生就从市立医院公众号上查到了检测结果。韩先生说:“既方便又快捷,切实为我们上班族解决了‘难题’。”

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已近两年,全球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当下,这场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仍在肆虐,人类健康与安全、世界发展与繁荣仍受到严重威胁。风高浪急之时,尤其考验智慧远见与勇毅担当。青岛正以更精准的防控举措,增进市民的健康安全感。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立足更精准更有效的预防,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加强饮用水、公共场所、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部署开展了多轮爱国卫生专项活动,搭建起以传染病监测为核心的公共卫生大数据运用平台,大幅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筑牢全民健康屏障。

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分昼夜坚守监测预警、检测报告、流调溯源、发热门诊、集中隔离点和定点医院,累计对27万名入境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完成重点人员随访检测37万人次,开展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愿检尽检”1953万人次,完成冷链和非冷链物品、环境等样本检测14万份,出动疾控力量8490人次,消毒点数462个、消毒面积达30万平方米。建成启用公共卫生应急备用医院,589名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进驻保障。在全省率先发现英国、南非报告的变异株。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060万剂次,覆盖958万人,群体免疫屏障基本形成。

优质医疗资源更均衡,三甲医院“一院多区”项目加快布局

不久前,82岁的王女士在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接受了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从而告别了多年医治无效的“腰痛”。为她接诊的正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专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张殿英。王女士开心地说:“他们都是北京知名专家,很多人‘一号难求’,要排队好几个月。我没有奔波到北京,也没有排队,就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国家级’诊疗,太幸运了。”今年7月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正式启用。截至目前,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近20个学科的百余位专家,每周8到10人在青岛医院坐诊。医院已累计接诊近60万人次,手术近5000台。

北大人民医院青岛院区的引入只是青岛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的一处缩影。今年,青岛医疗服务“攀峰计划”成效初显,打造了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3个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新培育18个市级以上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有60个学科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学科百强榜。

青岛三甲医院加快布局“一院多区”项目,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主体结构封顶,山大齐鲁医院(青岛)二期项目主体结构在建,市妇女儿童医院西海岸院区等项目加快推进。

为了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我市所有政府办镇街卫生服务机构已配备彩色超声设备,95%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省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全部配备血液分析仪等设备。

此外,我市迈出了中医药守正创新新步伐。新增一批中医药名家。在全国率先试点“互联网+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所有政府办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镇街卫生服务机构,91%的村居卫生服务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在全省“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工作会议上我市作经验交流。

打好健康惠民“组合拳”,建成45家互联网医院

群众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就是市卫生健康委的关键发力点。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青岛打好健康惠民“组合拳”。

85岁的宋先生是一名有脑梗后遗症的卧床患者,长期留置气管套管、PICC管路、胃管等导管,维护成了困扰宋先生一家的难题。每次换药都需要呼叫120急救车转运,每次至少需要三四个小时,既费时又费钱。如今,宋先生的家人只需要通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互联网+线下护理服务”小程序,即可预约三甲医院护士上门服务。不仅省去患者路途奔波,降低了转运的风险,还为患者减轻了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目前,全市共有74家医疗机构、1300名“网约护士”提供上门送健康服务。

今年,市民就医更加智慧化,全市共建成45家互联网医院。形成“全市一家医院”建设方案,就医问诊“一码通行”。基本建成“出生一件事”联办系统,出生婴儿证件将实现线上“一次办好”。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24项符合条件的证明事项全部纳入告知承诺制清单;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率100%,“零跑腿”率、全程网办率均为95.6%。

实践证明,健康是可以“管”出来的。尤其是对大量“生活方式病”来说,管理堪称治疗的重要方式。今年,全市重点人群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我市“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市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180家,位居省内城市首位。(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记者 郭菁荔)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