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未去,秋天已经悄然而至。今日正式迎来末伏,不经意间,夏天已经进入尾声……
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伏”就是“隐伏”的意思,古人提“三伏”,意指这段时间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要“隐伏起来避暑”。
今年末伏时间:2020年8月15日到8月24日
一、“秋老虎过不好容易生病” 警惕这十种病!
末伏早晚温差大,是阴阳变化的交替点。人们往往会有所不适,出现感冒、上火、燥热等症状……一些平日没有征兆的疾病也容易在这个时候突然发作。现在医学们,经过归纳总结,末伏发现这十种病最易发!
1、心血管病
高温天气,会使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若不多加注意,真说不定“一不小心要了命”!
2、中暑
末伏高温,中暑是每个人都要警惕的。最严重的中暑情况叫做“热射病”,死亡率高达60%!
3、肺炎
在这种闷热天气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全年平均水平,是全年的最高发时期。尤其是一些老年朋友,要特别小心!
4、风燥感冒
由夏入秋,闷热潮湿的天气渐渐变得干燥。这个时期也是风燥感冒的高发期。风燥感冒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干”,咽喉干、嗓子干,连咳嗽都是干咳,没有痰。
5、面瘫
早晚温差大,风寒之邪侵入面部,造成面瘫!面瘫又称为面部神经炎,常常因为过度吹凉风造成,表现为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甚至嘴歪眼斜。所以,这段时间一定要少吹凉风!
6、秋痱子
很多人一进入“秋老虎”身上、额头上、大腿上就开始起小疙瘩,这就是“秋痱子”。“秋痱子”比夏天的热痱子更难治,它更像是湿疹。所以一定要注意清洁,也别太早穿上厚衣服,还是要适当的“冻一冻”。
7、肠炎
夏季本来人体不思饮食,消化功能变弱,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而且,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的繁殖,一不小心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很容易造成腹泻、肠炎。往年由于肠炎引发下消化道出血,甚至导致死亡的案例很多,一定要提高警惕!
8、红眼病
红眼病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末伏时节最容易导致的眼部疾病。而且,“红眼病”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如果家中有人感染红眼病,那共用毛巾、手帕、脸盆、水等都会导致家人感染,甚至与红眼病人握手后再揉擦眼睛都会被传。一人得病,全家遭殃!
9、溃疡
“秋老虎”期间,体内的阴阳平衡被打乱,体内蓄过多的热需要向外排,不能及时排放,就会出现内热症,表现在身体上就是反复口腔溃疡。
10、扁桃腺炎
季节交替,人体免疫能力变差,因此“秋老虎”这段时间扁桃腺最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扁桃腺炎。扁桃腺炎常伴有高烧、头痛、咽喉痛等。还可能因疼痛而无法吞咽。
二、末伏养生有八宝
末伏需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芡实、山药、小米、红小豆等豆类。还有如银耳、梨、芝麻、藕、乌鸡、猪肺、豆浆、蜂蜜、龟肉、芝麻、核桃、蜂蜜、甘蔗等,可起到滋阴润肺和养血的效果。末伏八宝:鸭子、黄瓜、木耳、鲤鱼、绿豆、酸梅汤、莲藕、西红柿
1、适当补充所需营养
鸡蛋、豆制品、鸡鸭鱼肉等是不错的优质蛋白来源,可以适当吃一些。
“清淡”饮食意味着吃东西更要讲究卫生,不吃过多的油腻、高脂、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点水果多饮水。
主食以稀为宜,可以喝一些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这样的清淡饮食才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增进食欲。
如果胃口不好,做菜时可以加点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病菌,还可以吃点猕猴桃等酸味水果,有助开胃。
2、莫贪寒凉物免损脾胃阳
末伏时白天温度仍较高,但早晚气温则明显变凉,昼夜温差逐渐增加。进入末伏时,取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建议:饮品最好喝温白开,冰棍每天最多吃一根,吃的时候要慢点,减少对肠胃的刺激。如果平时经常胃胀、胃痛,更要少吃寒凉的水果或凉菜。
热茶、热咖啡等热饮有利于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
三、健康小贴士
A、定时饮水
夏天防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及时补充水分,要保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可以消耗,建议多喝白开水、淡盐开水和茶水,但应少喝饮料,因为饮料含有大量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影响。
B、多吃苦味菜
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C、不要剧烈运动
夏天是人体体温最高的时候,而此时如果剧烈运动后立即停下来休息,会导致血压降低的发生,有可能还会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休克昏倒等症状。要预防此事件的发生,就应在剧烈运动后做些小运动量的动作,使呼吸和心跳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后才可停下来休息。
D、室内外温差不可过大
要保持室内外的温差不要太大,5度以内最适宜,因为人体本身具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如果长期待在空调下,而室内外的温差过大,骤冷骤热反差很大,会使人体调节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