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一直是妇科病中最常见的,且种类繁多,有的女性在阴道炎发生后,过于紧张,又羞于启齿,不敢到医院妇科就诊,以至于延误病情。尤其夏季,很多人容易发作,其实只要及时治疗完全可以治愈,要放下包袱,纠正错误的判断,青岛市市立医院妇科中心东院妇科袁文娟主任医师带您认知阴道炎。
阴道炎的主要病因
阴道内其实是有一个很奇妙的“细菌微生态平衡”的,另外阴道的弱酸性环境有抑制致病菌的作用。阴道炎的发病主要是跟阴道内的细菌环境破坏、阴道弱酸抵抗力改变有关。正常的阴道内有正常寄生菌,也有致病菌,二者力量达到平衡,所以不表现为发病。
二者中或者有益菌减少了,或者是有害菌増加了,破坏了之间的平衡,就会表现为阴道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引起阴道炎的发作,降低阴道的天然抵抗力。
按分类来说,滴虫性阴道炎是因为滴虫的増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因为霉菌的生长;细菌性阴道病因为细菌的增加;萎缩性阴道炎是由老年人激素水平下降引起;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是因为阴道防御脆弱引起。有的不当的阴道冲洗也会引起阴道炎。
性生活混乱只是阴道炎的一个因素,不是全部,处女也会有阴道炎。
阴道炎的最常见症状有哪些
阴道炎的症状如阴道分泌物増多,异味,甚至外阴瘙痒,湿疹,阴道烧灼感阴道疼痛等。
不同的阴道炎表现不一:滴虫的以瘙痒,稀薄泡沫样分泌物为主;细菌性阴道炎的以腥臭,稀薄分泌物为主;雾菌的以瘙痒,娆灼感,凝乳样分泌物为主;萎缩性阴道炎以瘙痒分泌物増多,性交痛为主;婴幼儿外阴阴道炎脓性分泌物及瘙痒为主。
阴道炎有哪些危害
阴道炎会影响怀孕吗?需要区分不同类型的情况来说。
1、滴虫阴道炎会破坏阴道的弱酸性环境,减弱阴道抵抗力,加重厌氧菌感染,一方面会导致性传播疾病的传播,另一方面会吞噬精子影响怀孕的概卒。
2、霉菌性阴道炎主要是导致外阴瘙痒,性交痛,娆灼感,容易夫妻反复感染。
3、细菌性阴道炎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孕期容易引起绒毛膜羊膜,胎膜早破早产等发生。老年性阴道炎容易引起性交痛外阴瘙痒,影响生活。婴幼儿阴道炎容易引起泌尿道感染,外阴溃疡甚至阴唇黏连的情况。
日常中哪些行为容易诱发阴道炎
1、大小便以后擦拭方式不对导致的邻感染,正确是大便后由前往后擦,小便后用纸中原位吸附。
2、性生活过于频繁一周超过三次。
3、围绝经妇女的激素水平低下。
4、幼儿的局部抵抗力低下。
5、长期服用抗生素。
6、阴道的过度冲洗。
7、非医生嘱托的苏打水冲洗阴道。
8、免疫抑制药物服用。
9、多个性伴侣。
10、饮食生活不规律,酗酒熬夜烟酒,长期辛辣刺激性饮食。
日常生活中,哪些治疗阴道炎的误区
1.认为这个是常见病就不重视,随意用药。正确的态度是如果有白带异常,有异味,考虑可能有阴道炎需要做一个白带常规检查,明确是哪种类型的阴道炎,然后再对症用药,不能够没有检查就乱用药。
2.重视用药不重视自身体质的调节。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念。除了对症用药外,对于不规律的饮食生活、酪酒熬夜烟酒、长期辛辣刺激性饮食一如往常这样会让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3.过度冲洗,一般的洗液冲洗也是有频率的,洗的太多反而破坏阴道内环境导致阴道炎。
阴道炎患者能有性生活吗
通常发病期间不可以,性生活破坏阴道的环境,而且治疗期间性生活会使得治疗效果下降,一般情况是一个疗程治疗后复査白带常规如果正常了再考虑性生活。
夏季是阴道炎高发期,该如何做好预防措施
主要是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及合理的性生活及生活方式来预防。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内衣内裤要每天换洗。
◎来月经期间不要过度闷热,选用合适的卫生用品,穿透气性好一点的内裤。
◎平时规律保证6-8小时的睡眠。
◎禁忌辛辣刺激性饮食,烟酒环境尽量不要去,不要长时间久坐。
◎性生活尽量控制每周三次以内,性生活前后需要做好双方的外阴清洗工作。
阴道炎总反复发作的原因
1、比较常见的原因是用药不规范,治疗不彻底。一般阴道炎的治疗需要一定疗程,而瘙痒等症状的改善往往在用药后一两天就很明显,一些患者就此以为自己已经痊愈,而擅自停药。
2、还有一些患者不太在意用药后的复查,实际上,阴道炎一定要复查后才能确定是否治愈。
3、需要夫妻同治的,如果男方没有治疗可能会反复交叉感染。
4、有糖尿病患者也会反复发作,主要是糖尿病会导致阴道内的环境改变。
专家介绍
袁文娟
妇科中心东院妇科主任医师
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致力于妇科良、恶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癌、宫颈早期病变、宫颈癌、各种卵巢良性肿瘤、卵巢癌等)的微创手术及手术期的综合管理治疗。擅长各类宫、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尿失禁、子宫阴道脱垂等盆底手术,尤其擅长保留女性器官功能系列手术治疗。对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多巢综合征、不孕不育、围绝经期保健、妇科各种复杂炎症性疾病、异常子宫出血等科疑难杂症的诊治也临床经验丰富,在对患者医疗医治过程中擅长专业心理疏导、倾心医学人文关杯。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全天(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
(通讯员 袁文娟 叶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