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家长们,学舞蹈的孩子,注意这种损伤

2023-07-24 06:15 来源:健康中国
分享到:

当下,学舞蹈似乎成为家有女娃的教育“标配”,特别是暑假期间,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舞蹈培训机构接受集训。儿童练习舞蹈,有助于保持形体优美,促进智力发展,感受艺术魅力,培养坚强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等。需要提醒家长的是,练习舞蹈有各种各样的好处,但下腰、压腿等动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练习过程中要谨防脊髓损伤的发生。

一种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

近年来,脊髓损伤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率整体呈升高趋势,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属于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指外力作用导致了脊髓损伤,但X线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中显示无脊柱骨折、脱位表现。正因为这个特点,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很容易被漏诊、误诊,从而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

脊髓是连接脑组织和周围神经的联络通路,主要位于人体椎管内,往上连接脑干组织,负责运动和感觉信息的传递,虽然受到脊柱的保护,但对于轴向的牵伸和脊髓缺血十分敏感。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各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因此相对于成人,他们的脊髓对于外界刺激更加敏感。

儿童脊柱的延展性较强,而脊髓的延展性较差。在练习下腰等舞蹈动作的过程中,脊柱纵向牵拉,可能引起脊髓缺血性损伤。反复下腰时,可能导致脊髓的小血管损伤或栓塞等,出现脊髓缺血、脊髓牵伸。

国内研究显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占到儿童创伤性脊髓损伤的19%~34%,其中4~7岁患儿主要是因为学舞蹈时练习下腰动作导致,且以女童为主。

科学应对,避免二次损伤

因练习下腰动作受伤的患儿,绝大多数并不会直接出现瘫痪的情况,而是先出现腰部、双下肢的麻木、疼痛、酸胀、无力等不适,之后逐渐发展到不能活动。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一般仅在MRI上存在异常信号,患儿受伤当天即可表现出脊髓水肿,后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萎缩。

如果怀疑发生了脊髓损伤,我们要怎么合理科学应对呢?

脊髓损伤是灾难性的,目前没有治愈的有效措施。脊髓损伤不仅给患儿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而且对家庭、社会来说都会造成2、儿童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练习舞蹈动作,不建议儿童自行学习、训练舞蹈。特别是孩子如果想要参与舞蹈下腰训练,家长要先带孩子进行健康体检,评估身体状况。有学者对37例因舞蹈练习导致脊髓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18.9%的患儿存在脊柱先天异常。建议有隐性脊柱裂、脊髓拴系综合征等脊柱先天异常的儿童,不要学习舞蹈。

3、科学训练,练习动作前要充分热身,然后缓慢进行脊柱后伸等动作。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教练和家长也应随时评估,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掌握安全、科学的训练方法,避免做超出脊椎弯曲安全范围的动作。舞蹈下腰动作的训练可分为四个阶段:地面训练阶段、跪立训练阶段、扶把训练阶段、中间训练阶段。整个训练过程强调教练必须因材施教,实行一对一的保护与帮助,做到预防在前,避免出现脊髓损伤。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