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从7月11日正式入伏,到8月19日出伏,“三伏天”将持续整整40天。炎炎夏日,养生跟三伏天一起热了起来。三伏贴、晒背……各种养生方法层出不穷。但中医专家提醒,养生热情应鼓励,养生方式要科学,一旦陷入误区,养生反而成了养病。什么是正确的养生方式呢?先听听网友怎么说?
各方观点:
▼网友“肱二头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伏天锻炼身体事半功倍,最好是练得浑身大汗,把身体里的毒素全都排出来。
▼网友“养养生活”:大部分人都是寒性体质,天气再热也不能喝冷饮、吃雪糕,最好不要吹空调,可以时长喝点羊肉汤温补一下,让自己的身体尽快热起来。
▼网友“谁有理听谁的”:夏季是减肥的最佳季节,天气炎热让人食欲不振,可以趁机多吃些绿叶蔬菜和瓜果,主食和肉类可以少吃,最好不吃。
▼网友“茯苓”:三伏天别忘了“冬病夏治”。除了按时贴三伏贴,还可以通过晒背、艾灸等方式养生,有病治病,没病养生。
记者调查: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养生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中医养生。保温杯里泡枸杞、大枣已经是基本操作,打太极拳、八段锦更是常规锻炼,很多年轻人热衷于治未病,中医养生已成新时尚。入伏以后,“冬病夏治”被提上日程,除了贴三伏贴外,很多年轻人掀开上衣,趴在小区楼下、公园草坪上“晒背”养生。对于三伏天养生,他们有自己的“独家秘笈”。
海慈医疗集团的中医专家介绍,《黄帝内经》中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夏季气候炎热,汗液外泄,易耗伤心气,故夏宜养心,养心最好的方法是静养心神,将不良的情绪转移于有意义的活动中去,使气机得到适度的宣泄,以恢复愉悦平和的心境,适应夏长养的需要。此外,夏季应早睡早起,适当午睡,真正睡好“子午觉”。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时期,人体皮肤、毛孔处于松弛、开泄状态,也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段。无论是三伏贴或是晒背,都是借助自然界和人体阳气旺盛之势,将温阳之力输布全身,振奋人体的脏腑功能,扶正即祛邪,达到疏通表里、沟通经络、脏腑安和、阴平阳秘的目的。
专家建议:
针对网友们的养生观点,中医专家逐一分析提醒。
中医认为,夏季不要整天躲在空调房里,适当的出汗可以使阳气得到一定程度的舒张,让体内寒邪、湿邪随出汗排出体外。但夏季出汗应适当,暴汗会耗伤人体阳气和津液,导致血液黏稠,甚至引发心脏病、脑梗等。三伏养生要以避暑为主,静以养心,多静少动。锻炼一定要避开高温,在阴凉的地方、凉爽的时间进行,宜散步、打太极拳等轻度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
冰激凌、冰西瓜、冰啤酒、冰咖啡等已成为很多人的夏季标配饮食。殊不知,这些温度过低、性味寒凉的饮食容易“伤阳”,甚至引发胃肠痉挛和腹痛。三伏天喝羊肉汤的温补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吃伏羊、吃生姜、用温水泡脚等方法对脾胃虚寒的人比较合适,但对于湿热过重或素体火旺的人并不适宜。中医养生的第一步是了解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养阳方法,专家建议网友最好到医院找中医师咨询确认。
三伏天要合理饮食,以“补气去火”为原则,可多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度摄入油腻、辛辣、生冷食物。老年人、儿童和脾胃功能虚弱者可以食用一些粥来补气清暑、调理脾胃,如薏米赤小豆粥、绿豆百合粥、冬瓜莲子粥、荷叶绿豆粥等,但用蔬果代替正餐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即使天再热,也要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食欲不好时,可变换一下口味,吃莲藕、冬瓜、丝瓜、扁豆等夏令蔬菜。
三伏养生贵在坚持,很多人贴了一次三伏贴便不再敷贴。经过长期临床观察证明,坚持三伏贴至少三年或更长时间效果更佳。如果市民错过了初伏贴,只要在三伏期间内,按疗程贴敷都可以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但三伏贴敷同样要对症治疗,孕妇、心脏病患者、阴虚火旺体质者、皮肤严重过敏的人都不适合贴三伏贴。
“三伏晒对背,健康一整年”。晒背虽好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晒背不当容易中暑、晒伤。专家建议,可以在早上阳光不是很强烈的时候晒一晒,晒背时间不宜过长,千万不要在中午或下午的烈日下暴晒。
记者想说:
年轻人关注中医养生是好事,
治未病当从年轻时开始,
三伏天全民养生是社会的进步,
展现了群众对健康的重视。
但中医养生不是全民皆医
更不能盲目跟风
适合自己体质的养生才是最好的养生,
希望更多人走进身边的国医馆,
开始科学理性地养生
让“简、便、验、廉”的中医中药走进我们的生活。
关于三伏养生,您还有什么观点和看法?快来“直通12345”平台留言吧!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记者 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