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有人生气时说“肺都要气炸了”,实际上“肺炸了”可不只是夸张的形容,而是真实存在的。前不久,浙江绍兴一名高中生小军在打篮球时被人撞了一下,突然感觉胸痛、胸闷,到医院一查,发现是气胸发作,“肺炸了”。气胸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它包括哪些症状?又该如何防治?青岛新闻网特邀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17病区主任曹阵学来带大家了解气胸相关知识。
什么是气胸?原来是这样……
在了解气胸之前,曹阵学首先介绍了一个概念——胸膜腔:胸膜腔是人体内肺和胸廓之间一个密闭性的腔器,正常人的胸膜腔内是不含空气的,但当由于一些原因导致肺泡或者脏层胸膜破裂时,气体会通过气道进入胸膜腔内,导致肺部压缩,从而产生气胸。“实际上,‘肺炸了’——肺上出现破口是气胸发生的直接原因。”曹阵学说。
从一过性胸痛到心律失常甚至昏迷 气胸症状会逐步加重
曹阵学表示,大多数患者出现气胸时,往往会有一过性的胸痛,胸痛多呈刀割或针刺样,不过这种症状一般会很快缓解;随着肺部逐步压缩,患者会出现胸闷憋气的症状,甚至感到比较严重的呼吸困难;而随着空气渐渐进入胸膜腔内,部分患者会出现刺激性的干咳;若胸膜腔内的气体继续增多,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甚至昏迷的情况。
警惕!气胸容易盯上这些人
“瘦高型男性由于先天性肺发育问题,在大笑、剧烈运动、碰撞等情况下,更容易出现气胸。”曹阵学表示。此外有肺部基础疾病(如哮喘、慢阻肺等)的患者、胸壁受过创伤的人、妊娠期和月经期间的女性、戴呼吸机的患者等也更容易出现气胸。她还补充道,情绪过度激动会导致胸腔压力增大,这也是产生气胸的一个原因。
如何降低气胸发病风险?
1.曹阵学强调,尤其是瘦高型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尽量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戒烟,保持情绪稳定。
2.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感染,出现剧烈咳嗽的时候,应及时服用止咳药物,以防引发气胸。
3.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患者在大便时过度用力也可能出现气胸。
4.已经出现过气胸的患者,在没有进行外科手术的情况下,在气胸发作后的一年之内尽量避免乘坐飞机,以免由于压力变化导致气胸的发生。
5.对于有气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使用止咳、平喘等药物来减少原发疾病的发病几率,进而降低气胸的发病风险。
“对症下药” 气胸主要有三种治疗手段
曹阵学介绍,气胸在临床上主要有三种治疗手段。
1.首先针对气胸面积比较小、较为轻型的闭合性气胸,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让患者卧床休息,进行高浓度吸氧,同时保持大便通畅,若有咳嗽症状就使用止咳药物,有疼痛症状就使用止痛药物,一般气胸便可慢慢地恢复。
2.气胸面积相对较大、肺压缩程度较重的患者,往往有胸闷憋气的症状,此时一般采取抽气治疗的方法。“如今临床上主要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法,通过微创操作将引流管植入患者胸膜腔内,外接水封瓶,慢慢地将气体引出,以此促使气胸恢复。”
3.部分气胸患者病情较重,保守治疗和抽气治疗均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于此类患者,往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从根本上解决危险因素,达到治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