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青岛 > 正文

春季养肝你落入这些误区了吗?

2019-04-25 08:15 来源:人民网健康
分享到:

原标题:中年男性养生首养肝! 最直接的护肝方法竟是它

男性一旦过了“而立之年”,健康状况就开始滑坡。比如身体发福,体力、精力衰减等。此时,该为健康做点什么呢?

一些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补肾,事实是这样的吗?并非如此。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上了年纪、肾偏虚的老年男性适当补肾无可厚非,而中年男子大可不必去凑这个热闹,最需要去做的就是养肝。

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以通降为顺。肝功能正常与否,和人的消化、血液循环及精神情志等密切相关。

如果肝的功能失其常度,人体气血运行便会紊乱,引发消化不良、高血压等诸多疾病。同时,中年男性正处于事业、家庭的“风口浪尖”,心理压力大,精神压抑,容易造成肝气不疏、郁结,从而导致烦躁、易怒、焦虑等诸多心理问题。另外,男性应酬多,嗜烟贪杯,加上肝炎病毒等的肆虐,往往祸及肝,众多肝病就会在暗中盯上你。

具体如何保护肝?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经常锻炼,这里有一个穴位按摩的方法。

第一步,揉大敦穴。

盘腿端坐,赤脚,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大敦穴(脚大趾甲根部外侧),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大敦穴,手法同前。

第二步,按太冲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太冲穴,手法同前。

第三步,揉三阴交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手法同前。

第四步,推搓两肋法。

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

另外,就是要注意饮食,选对正确的具有护肝功效的食物。

如奶、蛋、鱼、瘦肉、豆制品等食品,每日膳食轮换安排,为肝提供足量优质蛋白。适当食用葡萄糖、蔗糖、蜂蜜、果汁等易于消化的单糖与双糖类食物,以增加肝糖原储备。山楂含有熊果酸,能降低动物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有一定的防止或减轻动脉硬化的作用。如平时吃些鲜山楂,用干山楂泡水喝,或在炖肉时加入山楂,既调味,又能帮助消化。

绿茶清热解毒,消食解腻;菊花平肝明目;玫瑰花疏肝解郁。常饮这类茶水可护肝。枸杞子滋补肝肾、养肝明目,或泡茶,或炖汤,或熬粥皆可。常吃核桃仁、开心果之类的坚果,以疏肝理气、缓解焦虑。

另外,要多喝白开水,每天3~4次,每次500毫升。白开水可增加循环血量,增进肝细胞活力,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除而收到护肝之效。

春季养肝你落入这些误区了吗?

误区1:酸味补肝,多多益善?

讲到养生,吃什么一向是大家关心的主题之一。中医有“五味入五脏”之说,将食物分苦、酸、甜、辣、咸五味,分别对应心、肝、脾、肺、肾,认为“酸味补肝”。提到饮食养肝,关注养生、对中医理论有一定了解的人会联想到多吃些酸味食物,最常见的如乌梅、山楂、柠檬、橙、橘等水果以及醋等。所以,春季有不少人选用这些酸味食物直接吃或用来作为调料入菜提味,认为以此“补肝”,多多益善。

“酸味入肝是没错,但认为春季养肝应多吃点酸,却是一知半解,容易落入误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医师侯江涛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说,酸味食物有助收敛肝阴,对于肝阴虚的人群,春季养肝适当吃些酸味食物,使阴血更足。但从门诊的观察来看,有不少人是肝火过旺,如果再用酸味补肝,无异于“火上浇油”,反易因肝火过旺容易伤脾,影响胃肠功能,不利于消化吸收。所以,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就建议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性味甘平的食物如菠菜、胡萝卜、红薯、南瓜、栗子、山药等,无论肝火旺还是肝阴虚的人群都可以适当多吃都有助健脾。

专家支招:

1.肝火旺:试试菊花玫瑰茶饮

“肝火旺的人比较亢奋,易发怒,如患有高血压则容易头晕。”侯江涛说,肝火本来就旺的人,到了春天随着自然界阳气和体内阳气的进一步升发,易出现口苦、目赤,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在这个季节就容易发作了。这类人春天养肝要适当疏肝泻火,避免肝火太旺,他推荐可试试以下两款茶饮:

(1)菊花玫瑰茶饮

材料和做法:菊花10克,玫瑰5克,用开水泡开当茶饮。

功效:菊花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玫瑰偏温,且有疏肝理气、安神助眠的作用,两者以2︰1的比例入茶有助清肝火,又不至于太寒凉。

(2)决明子茶饮

材料和做法:炒决明子15克,用开水泡当茶饮用,可重复泡多次。

功效:决明子清肝泻火兼明目,有助降压降脂。

2.肝阴虚:喝百合枸杞粥养阴安神

“肝阴虚的人容易出现口燥咽干、心烦、潮热盗汗等症状。”侯江涛说,这类人一般睡眠不好,不少人长期熬夜,脸色发青,给人感觉“气色不好”容易烦躁。“肝主藏血,夜间血归于肝脏,滋养肝血”,在调养上,避免熬夜,调节好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是关键。可适当吃些疏肝养阴、安神的食物,比如——

百合枸杞粥

材料和做法:百合30克,枸杞10克,粳米100克,洗净加水同煮,至粥成时加入适量冰糖。可早晚服用。

功效:百合有清热、安神的功效,枸杞子养阴补血、滋补肝肾。

误区2:春天养肝升阳多吃温补物?

很多注重养生保健的街坊都熟知中医“春夏养阳”的理念,落实到饮食上,认为养阳应该多吃些温补的食物,像羊肉、狗肉或一些辛辣的菜,这种想法靠谱吗?

“理论上没错,但实际上也只对了一半。”侯江涛说,如果是处在冬春之交、早春时节,大自然余寒未尽,适当吃些温热食物有助祛寒升阳,但羊肉等太过温补的食物一般宜在冬天大寒时节吃。对肝气郁结体质的人,春天最好吃些有助疏散肝气的应节时蔬,如韭菜、香菜、生姜、香椿等,也有助于升发体内阳气、起到养肝的作用,但肝火旺的人不适合食用。

误区3:运动多出汗,排毒更益肝?

春暖花开,在大好的春光中,人们的运动热情比冬天不知要高涨多少倍。很多人也认为多运动多出汗,也是一种“排毒”的方式,可减轻肝脏代谢的负担。

“运动确实有助体内阳气的升发,对肝脏有好处。”侯江涛说,每周最好能坚持5天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有助于脂肪肝的防治。不过,每次运动最好控制在单次时间40~60分钟、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超过(180-年龄),避免运动太久太激烈、出汗太多,耗伤阴血,反而伤肝。

误区4:“夜卧早起”,春天熬夜不要紧?

《黄帝内经》论及春季养生,提到“夜卧早起”,难道春天适当熬夜就不要紧了?

“这是相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人而言的。”侯江涛说,比起冬天,春天天色亮得早、黑得晚,所以《黄帝内经》中,冬季夜长日短,养生起居是“早卧晚起”;立春过后日长夜短,顺应天时就应“夜卧早起”,助体内阳气升发。此中的“夜”是指太阳下山、天黑之后。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人一年四季夜生活丰富,熬夜的人越来越多。因工作需要或是沉迷于娱乐当中,“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日夜颠倒的“夜猫子”并不少见。

“除非是工作原因,实在迫不得已,建议晚上不要超过11时入睡。”侯江涛提醒说,熬夜最伤肝。偶尔熬夜一两次问题不大,但尽量早睡、保证每晚有6~8个小时的连贯睡眠,是最管用又切实可行的养肝之法。

“春季养肝一定要因人而异,辨体质调养,建议在自己搞不清楚的情况下,找专业医生帮忙调养。”侯江涛再三强调。

心情抑郁,喝理肝汤

长期感到心情抑郁、情绪不宁、焦虑不安、易怒易哭,且胸部满闷、胁肋胀痛,不思饮食……这些症状都是抑郁的表现。精神抑郁属于中医“郁证”范畴,被认为是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病位主要在肝,但可累及心、脾、肾。《黄帝内经》中说“木郁达之”,指的是肝气郁结的病症应该用疏肝畅达的方法治疗。因此,抑郁的治疗原则为理气开郁、调畅气机。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副研究员代金刚表示,患者可试试下方:取丹参、党参、云苓各15克,旱莲草、白芍各12克,柴胡9克,乌药10克,麦芽18克,甘草6克。倒入三碗水(每碗200毫升左右),煎至两碗,一次服下;剩下的药渣复煎,用水两碗,煎至一碗,6小时后再服用一次。每日一剂,喝7~10天。

方中,柴胡、乌药、麦芽具有疏肝行气解郁的功效,主要针对肝气郁结;旱莲草、丹参、白芍具有清肝降火、活血化瘀、养阴柔肝的疗效,可治疗肝郁化火及气滞引起的血瘀;党参、云苓、甘草健脾益气,缓解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诸药合用,可发挥疏肝行气、清肝平肝、养肝益阴、益气健脾的作用,对于精神抑郁症、肝胆疾病及胃肠功能紊乱有很好的疗效。

除服药外,患者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适度舒缓压力,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保证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起居有规律,培养兴趣爱好。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膳食平衡。练习八段锦“攒拳怒目增气力”、拍打操等也有助改善情绪。

(来源:人民健康网综合)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下一篇

工作压力“爆棚” 当心这几种病

2019-04-26 08:15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