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青壮年应提前控制危险因素
《报告》中监测结果显示,脑卒中在青壮年中有着高致死率,说明心脑血管疾病虽然是老年慢性病,但其危险因素在年轻时已存在。
从青年甚至少年时期开始就应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加强对青壮年年龄段的监测,切实降低该年龄段的死亡率,减少因此而产生的对社会和家庭的不稳定因素。
高血压病的家族遗传性、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及运动的缺乏、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增加所导致的心理紧张、高血压等都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大力推广减盐防控高血压活动,宣传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以达到降低人群血压水平、控制血糖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的目的。
其中最牛的是“高家三兄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1、高血压
2、高血脂
所谓高血脂,就是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过高,比如胆固醇。
3、高血糖
所谓高血糖,就是指体内血糖含量超标,严重了就是糖尿病。这“三高”彼此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促进。得了一个,另两个也就在路上了。
《报告》还提出,40岁以上人群应作为重点体检对象,可适当增加动态心电图、双侧颈动脉超声等心脑血管疾病筛查项目,以便及时发现可控或可治的危险因素。
按照《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六大中心建设,完善重点疾病康复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2018-2020年)的通知>》(鲁卫医字〔2018〕22号)要求,以提高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治疗水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打造“30分钟胸痛服务圈”为目标,以区市为单位规划布局,加快建立我市心脑血管疾病双向转诊、防治结合、急慢分治、康复一体的规范化诊疗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