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的综合治疗,48岁的王先生(化名)的各项指标都得到明显改善,他又似从前“满血复活”了。“感谢三医肾内科的精心治疗,我现在泡沫尿减少了很多,下肢水肿和乏力倦怠也明显减轻了。”在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病房,王先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要知道两年前的他正因肾脏病在痛苦边缘徘徊。
2021年,王先生突然发现尿液中泡沫增多,但不以为然,一直没有进行检查。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不仅泡沫尿比原来更明显,双下肢也出现明显水肿,同时伴有全身乏力、看不清东西、耳鸣、胸闷等症状。他赶紧到附近医院就诊,结果显示血肌酐245μmol/L,24h尿蛋白定量3.08g,尿量2500ml,当地医生建议要为透析做准备。
“我还不到50岁,如果现在做透析了,以后还怎么生活?”被病痛缠身的王先生来到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寻求治疗。经接诊的主治医师李柯桢检查,诊断王先生是糖尿病肾脏病G4A3期。介于他的病情复杂,又患有冠心病、糖尿病,血压也高,身体的基础条件不好,因此给予了护肾、降肌酐、降尿蛋白等专科治疗,同时对症使用降糖、降压、调脂稳斑的药物治疗。
经治疗,王先生现在24h小时尿蛋白及血肌酐逐渐下降,24h尿蛋白定量最低降至0.25g,血肌酐近期复查降至152μmol/L。指标都相应改善。
李柯桢表示,提起肾脏病,很多患者都有恐惧感,会联想到透析,甚至是换肾。其实,只有我们多留心身体的一些变化,及时就医治疗,不仅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还是会得到治愈的。
其实,在市三医肾内科门诊中有很多像王先生一样的患者,由于没有重视泡沫尿、水肿、夜尿频多等肾脏病早期的警示信号,错过了早治疗的机会,延误病情。李柯桢表示,肾脏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非常重要,我们要细心观察身体发生的小变化。如果被诊断了肾脏病也不要过于担心,经过综合调节糖脂代谢,减少蛋白尿,保护残余肾功能,配合西医降压、降糖等对症治疗,能够很好延缓甚至阻止肾脏病的进展。
肾脏病早期症状识别
1.泡沫尿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细小的泡沫,不易消散,晨起较为严重,严重的患者可以合并腰酸乏力、颜面浮肿、下肢水肿。可以通过化验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去筛查。
2.血尿
血尿是肾病科常见的症状之一,有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之别,所谓镜下血尿是指尿色外观无血色,尿沉渣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个。当尿液呈红色或棕色,镜下红细胞满视野,称之为肉眼血尿。所以当我们出现肉眼血尿或体检尿常规镜检红细胞≥3个,就需要肾病科就诊,进一步去鉴别肾小球源性血尿或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3.水肿
水肿的原因众多,其中肾性水肿具有对称性,常见于下肢及颜面,多为可凹性水肿,活动后加重。严重的肾性水肿如肾病综合征可以出现阴囊及会阴部位水肿、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有的患者可以伴有尿量的减少。
4.夜尿频多
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可出现夜尿频多,尿比重降低等表现,引起肾小管病变的常见原因有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性肾病等。慢性间质性肾炎病因有干燥综合征、高尿酸血症、长期接触肾毒性药物等。
5.高血压
高血压有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之分,肾性高血压是因为肾脏疾病导致的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范畴,高血压发生在慢性肾脏病之后,或高血压和肾病同时出现,临床较难控制。
6.贫血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常见并发症,肾性贫血病变机制复杂,主要原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对缺乏,其他因素还包括缺铁、失血、炎症、营养缺乏等。
7.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并不是只有消化疾病出现,慢性肾衰竭患者也常出现,常伴有口中氨味,其病因与尿毒症毒素胃肠道刺激有关,可以通过化验肾功能来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