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长征医院特聘教授陈雄生教授为青岛市城阳区一位七旬老人进行颈椎手术,术后老人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
家住城阳区的王爷爷,今年已有79岁,大约9个月之前,王爷爷双上肢突然出现疼痛,刚开始的时候疼痛比较轻,但在休息或者睡觉的时候疼痛并没有明显的缓解,后续逐渐出现了上肢的麻木无力,以及行走不稳,一直未进行相关的就诊和治疗。直到最近,王大爷感觉病情较前明显加重,下肢出现了间歇性跛行,走路像是“踩棉花”一样,脚下无力,家人立即带着老人来医院检查,完善颈椎MRI示“颈3/4,4/5,5/6,6/7椎间盘突出,颈椎退行性变”,经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李亮主任查体和诊断,患者现为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椎椎管狭窄,建议行手术治疗并收住院。
因患者高龄且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手术难度较大,入院后,科室团队与上海陈雄生教授团队会诊,决定由陈雄生教授与城医脊柱外科团队共同进行手术治疗。在陈雄生教授指导下,脊柱外科给予患者完善一系列的术前检查,并充分评估老人身体状况及病情后,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术前手术评估,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
在完善各项术前准备,评估无手术禁忌后,由陈雄生教授亲自主刀,与脊柱外科手术团队共同实施了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手术,长节段的ACDF手术难度相对很大,手术历时3个小时顺利完成,在麻醉科医师的保驾护航下,陈雄生教授精准高效地完成了手术,切除了致压物,解除了颈部脊髓的压迫。
术后第1天,患者上肢的麻木疼痛症状即有显著的减轻,下肢力量也显著增强,自主下地活动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在科室的积极治疗下,患者的病情日益好转,并于术后第8天顺利出院。家属对于手术及其效果非常满意,感谢陈雄生教授及医院脊柱外科团队为老人解决了病痛,让其得以回归正常生活。
脊柱外科主任李亮介绍,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就诊多表现为四肢不同程度的感觉、肌力异常,明确诊断后多需手术治疗。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椎疾患的金标准,包括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骨折伴脱位等疾病,此种术式可直视下切除致压物,解除脊髓受压状态,恢复椎体的生理曲度及椎间隙高度。随着脊柱外科团队的不断发展与手术技术的提高,科室已成功开展ACDF、ACCF、颈后路单开门等多种颈部手术,并成功完成多例颈椎的高难度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为患者解除了病痛,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将进一步加强及完善与陈雄生教授团队的合作,不断提升脊柱外科医疗技术水平及质量,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7月29日本周六,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陈雄生教授将到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坐诊,辖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上海专家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有问诊需求的居民,可提前拨打4001999120电话预约。
陈雄生教授介绍: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特聘教授、颈胸椎疾病病区名誉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脊柱三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兼骨科科普学组组长、胸腰椎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培训学院骨科专业学院脊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质量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学会骨与关节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脊柱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国际内固定学会(AO)Spine讲师
颈椎外科研究学会(CSRS)会员、亚太颈椎外科研究学会(CSRS-AP)会员、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会员
擅长脊柱韧带骨化病、颈椎病与颈椎损伤、上颈椎损伤与畸形、胸腰椎损伤与疾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以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为特色,发明颈椎前路骨化物整块切除技术(ACOE),有效提高了该疾病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上海市项目7项,主要从事脊柱韧带骨化病、脊髓损伤机制的相关研究以及骨移植替代物和韧带修复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影响因子累计超100分;参编专著18部,主编1部,主译1部,副主编2部,主编、副主编教材各1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成果奖9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当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原总后勤部科技新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曾获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奖”金奖。
脊柱外科主任李亮介绍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现任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二届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分会委员;青岛市骨科学分会脊柱微创学组成员;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骨关节与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骨伤专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