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4分钟”急救实战走进青岛理工大学!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兄弟连”带队教学,200余名大学生上手演练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急意识,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近日,应青岛理工大学邀请,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兄弟连”志愿服务队为200余名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且实用性极强的急救知识培训。志愿服务队的张学骕老师通过“案例+模拟+实操”三位一体教学,让同学们初步掌握心肺复苏、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关键技能。

从真实案例讲起,每一秒都是生命关口

培训中,张学骕围绕急救应急处置、外伤及动物咬伤处置、AED使用、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知识展开讲解。他运用大量真实案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急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在紧急情况下,每一秒都关乎生命。在讲解心肺复苏时,张老师详细演示了判断意识、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每一个操作步骤,并强调了操作过程中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如按压的位置、深度、频率以及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等。

AED“开机即跟提示”,海姆立克巧记“剪刀石头布”

在AED使用方法的介绍中,张老师不仅讲解了AED的工作原理,还现场展示了如何正确开启设备、粘贴电极片以及听从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对于海姆立克急救法,张老师通过模拟气道异物梗阻的场景,让同学们清晰地看到该方法在不同情况下(成人、儿童、婴儿)的具体操作方式,简单易懂的“剪刀、石头、布”口诀,更是让同学们快速记住了操作要领。

学生轮番上场实操,志愿者一对一纠细节

理论讲解结束后,进入实操训练环节。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到模拟演练中,亲身体验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操作。张老师和志愿者们在一旁耐心指导,对同学们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纠正,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同学们认真练习,相互交流,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一位参与实操的同学表示:“通过这次亲身体验,我才真正明白急救操作并不简单,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救援的效果。这次培训让我收获颇丰,以后遇到紧急情况,我有信心能够正确应对。”

此次急救知识培训进校园活动,是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公益服务的重要举措。通过将专业的急救知识带入校园,提高了大学生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兄弟连”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开展此类公益活动,推动公众急救技能的普及,助力构建更安全、更有救援意识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