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再破“象皮腿”难题:新区中心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再次成功完成淋巴水肿减容手术

8月9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团队成功为子宫内膜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周阿姨实施淋巴水肿减容手术。

术中通过精准抽吸技术清除5500ml悬浮脂肪及血性液体,术后患者左下肢周径缩小12cm,恢复正常腿型并已顺利出院。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区中心医院在淋巴循环障碍性疾病治疗领域已形成系统化技术方案,成为胶东地区少数能完成此类复杂手术的医院。

“四年了,左腿比右腿粗15公分,夏天连裤子都穿不上。”61岁的周阿姨术后回忆道。2021年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后,她的左下肢逐渐肿胀,发展为Ⅱ期不可逆淋巴水肿,伴随反复皮肤感染和剧烈疼痛。“试过弹力袜、按摩理疗,最多只能缓解一周。”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张瑞鹏指出,此类继发性淋巴水肿因淋巴管损伤导致淋巴液回流障碍,传统保守治疗有效率不足30%,中重度患者五年内进展为“象皮腿”的概率高达82%。

淋巴水肿减容手术通过微创方式清除病变脂肪及纤维化组织,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Ⅱ-Ⅲ期淋巴水肿患者。区中心医院采用的改良术式,较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减少70%,术后3天即可下床活动,肢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至2周。

手术团队采用皮下淋巴水肿抽吸术,在高频气动吸脂机辅助下,通过5个5mm切口分8个区域进行肿胀注射+扇形抽吸。“关键是保留皮下5mm的功能性淋巴管区域保证皮肤血供同时,最大限度清除增生纤维脂肪及淋巴渗液。”主刀医师张瑞鹏主任介绍,手术全程实时规避重要血管神经束,最终实现出血量<100ml、手术时间135分钟的微创效果。术后即刻测量显示,患者下肢周径平均缩小8cm。

介入血管外科自2024年起组建淋巴水肿诊疗亚专业组,先后派遣3名骨干医师赴上海、北京等多家医院进修相关专业。此次手术创新融合三维治疗体系:术前采用核磁胸导管成像技术扫描建立肢体形态数据库,术中应用“双泵负压吸引系统”精准控制抽吸压力(0.08-0.12MPa),术后配合间歇气压治疗及个性化压力袜佩戴方案。

张瑞鹏主任介绍:自2025年8月初完成新区首例淋巴水肿减容手术以来,介入血管外科已形成包含筛查-评估-手术-康复的全周期诊疗能力。医院计划年内成立“淋巴水肿诊疗中心”,构建“减容手术+显微淋巴重建”的联合治疗方案。“我们将通过医联体建设,把早期筛查服务延伸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肿瘤术后患者的淋巴水肿风险评估已纳入医院MDT诊疗流程,预计每年可使数百名患者避免进展为中重度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