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突破:会“照镜子”的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大,神经外科同期手术快速处理

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动脉瘤——颅内镜像动脉瘤,瘤体对称分布在颅内中线两侧对应的血管上,就像照镜子一样。春节期间,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就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神经外科崔玉光主任团队利用血管介入技术,一次性成功栓塞了2枚动脉瘤,患者转危为安。

颅内镜像动脉瘤导致头痛头晕破裂出血风险大

最近一个月来,患者苏女士(化名)在家时常突发头痛头晕,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自行口服速效救心丸后,症状并未得到有效缓解。为寻求进一步治疗,苏女士家属拨打120急救电话,患者被送至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急诊医学部就诊。

入院后,急诊医生立即为患者完善头颅CT平扫、CTA及化验等各项检查,结果显示,苏女士左侧颈内动脉终末段动脉瘤,不规则长条形,相对窄颈,约3*4mm;右侧颈内动脉终末段动脉瘤,呈“Y”型,相对窄颈,约3.8*4.8mm。最终诊断患者为多发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若不及时进行手术,苏女士的病情将持续恶化,甚至可能会突发脑死亡。急诊医学部立即申请神经外科专家紧急会诊。

综合评估同期治疗快速处理风险肿瘤

由于颅内镜像动脉瘤自身的解剖特点,其治疗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在不过多增加手术风险及创伤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动脉瘤具体位置和形态以及患者家庭经济条件等多重因素进行判定,到底是选择同期还是分期手术治疗。

苏女士家庭条件困难,家属对同期处理两侧动脉瘤的意愿强烈,为降低手术花费,不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同时降低等待第二次手术期间另一侧的动脉瘤发生破裂导致病情恶化的风险,在对苏女士的脑血管进行详细评估后,崔玉光主任医师和徐军主任医师决定迎难而上,同期处理两侧颅内镜像动脉瘤。

手术如期进行,崔玉光主任医师和徐军主任医师凭借高超的技术在患者右侧腹股沟部位切开一个长度约5毫米的手术切口,经股动脉通过导管导丝将弹簧圈精准送入颅内动脉瘤内进行栓塞,手术耗时长,用时6个多小时,手术成功完成。术后造影显示患者动脉瘤治愈。

术后第二天,患者清醒,自觉头晕头痛症状明显改善,目前已经痊愈出院。手术费用低、术后恢复效果好得到了患者及家属高度评价和认可。

温馨提示

大多数未破裂的动脉瘤是没有症状的,很多患者都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随着瘤体增大,可能会出现视觉障碍、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走路不稳、头痛等症状。当出现剧烈头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甚至意识丧失,要警惕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可能,并及时诊治。

35岁以上人群,尤其是长期患高血压、长期吸烟、酗酒史及动脉瘤家族史人群,应定期检查脑血管情况,通过无创的头颈CTA(CT血管造影)或MRA(磁共振血管成像),积极排查颅内动脉瘤。

日常生活中,避免诱发因素,降低动脉瘤发生破裂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