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脑中风,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其占比60%-70%。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晓晖提示,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危害。其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干预性和可干预性两类:
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
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特别是房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口服避孕药、抗凝治疗、高尿酸血症、吸烟、酗酒、肥胖、缺乏体育运动,每周不能坚持3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体育运动等。
科学预防脑卒中,你必须懂得这些知识
一级预防也称初级预防,尚没有发生前便采取措施,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
二级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这一级的预防是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来防止疾病临床前期或临床初期的变化能使疾病在早期就被发现和治疗,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后遗症和残疾的发生。
1.防治高血压: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核心环节,降压一定要达标。
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②冠心病患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
③糖尿病或肾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④糖尿病伴缺血性心脏病,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⑤老年人舒张压不要<70mmHg,否则可能有低灌注表现,如乏力、眩晕、嗜睡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⑥单纯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不要低于130mmHg,双侧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不要低于140mmHg,否则有增加脑缺血的风险;
⑦合理生活方式防治高血压,如低盐低脂、戒烟酒,缺乏体育运动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总时间不少于150分钟,运动程度中度及以上(运动时心率达到120次/分以上),如慢走、慢跑、游泳等;如果辅以肌肉强化(抗阻)训练,效果更佳。
2.防治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3.6倍,血糖异常加速脑血管病的发展,与脑卒中复发有关。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为佳。
3.防治血脂异常: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脑卒中密切相关。治疗中度高胆固醇血症,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19%~31%。
4.防治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约有20%为心源性栓塞,其中以心房纤颤最为重要。对于房颤脑栓塞低危患者,可不用抗栓治疗,对于中危患者,可用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应抗凝治疗。
5.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多由动脉硬化引起。狭窄程度超过70%的患者,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3%~4%。
6.戒烟限酒:长期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6倍,长期被动吸烟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1.82倍。长期大量饮酒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比不喝酒者高3倍。因此,戒烟限酒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
7.控制体重:肥胖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高于非肥胖者,应合理控制体重。
快速识别脑卒中,争分夺秒挽救大脑
1.身体一侧或双侧,上肢、下肢出现无力、麻木、笨拙、沉重。
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单眼或双眼突然视力模糊或视力下降、视物成双。
4.发音不清、语言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
5.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步态不稳或意外摔倒。
6.突然出现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就有可能发生卒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切记第一时间拨打“120”送往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急救。
在这几种情况下要小心脑卒中的发生
1.情绪过度兴奋时;
2.从暖和房间突然到寒冷空间时;
3.上厕所用力时;
4.职场压力过大或过劳时;
5.冬天洗澡时;
6.夏天运动大量出汗时;
时间就是生命,脑卒中急救刻不容缓!
1.把患者放平,尽量减少搬动,把袖子、领口解开,防止因衣服过紧引发呼吸困难,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病人呕吐,一定要把患者的头侧向一边,及时地清除口鼻的分泌物;
2.不要随意用药,因为无法确定是脑出血还是脑梗塞;
3.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比如呼吸、体温、心率和血压等。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停止,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4.一旦发现疑似脑卒中,马上拨打120电话,并送往正规医院进行急救。如果是危重的脑卒中患者,需尽快转至高级卒中中心进行介入取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