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青岛 > 正文

吃得多样早亡风险降2成

2019-05-23 08:15 来源:人民网健康
分享到:

原标题:吃得多样,早亡风险降两成!日常这样吃饭,让你更健康

合理饮食是健康必备条件之一,“食物多样化”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研究证实,食物多样化还可使早亡风险降低两成以上。

为确认食物多样化与死亡风险(全死亡、癌症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其他死亡等)的关联性,研究小组以8万名40~69岁的日本居民为对象,进行了平均14.9年的追踪调查。研究人员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出除酒以外的133种日常食品和饮料,并根据参试者每日摄取的食品数量,将他们分为5组。结果表明,与每天摄取食品种类最少的组相比,摄取最多组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9%,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下降34%,其他死亡风险下降24%。此外,男性摄取的水果种类越多、女性摄取的大豆制品种类越多,死亡风险越低;男性摄取的肉类越多,死亡风险越高。

研究人员分析指出,与女性相比,男性饮酒、吸烟率较高,动物性蛋白质摄取较多。因此,食物多样化对男性早亡风险的影响不如女性明显。专家提示,即使你没有太多与食品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平时只要注意增加摄取食物的种类,均衡营养,就可以提高健康水平。

这样吃饭更有助于健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梁健宁表示,对于每天都吃饭这件事,老年人如果做到以下几点,更有助于健康——

要软。老年人牙口不好、脾胃消化力弱,宜“吃软不吃硬”,所谓“硬食”,除了指坚硬的果实类食物外,还包括煎炒油炸、肥甘厚腻一类不好消化的食物。要提醒的是,老年人不能因为牙口不好只吃粥喝汤等不需咀嚼的食物,需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摄入。

要淡。老年人不宜吃太油腻的食物。淡,就是要少油少盐少加工,比如盐一天不要超过6克,油一天大约为20克左右。宜多吃蔬菜,建议每天每人吃一斤蔬菜。许多调查表明,吃盐过多,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甚至癌症发病率都明显增高。

要慢。细嚼慢咽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且有助于其与食物的充分混合,增进消化吸收。这一点,对于牙齿不好的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一般建议,一口饭最好嚼20次以上,每顿饭吃15分钟以上。

要按时。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到时候便会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有的老人不按时就餐,而是不饿不吃。这种做法容易损害肠胃,也会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建议老年人养成每天定点吃饭的时间,比如上午6点-9点吃早饭,中午12点吃午饭,晚上6点吃晚饭,这样才不会给肠胃增加负担。

适量。很多老年人坚持吃七八分饱,结果发现吃得越少精力就越差,记忆力就越糟,而且越怕冷。这是因为老人本来咀嚼功能、消化功能就差,再限制饮食,能量供应就会变差,新陈代谢变慢,会出现大多数人口中所说的“身上没劲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量腹节所受”,即根据自己平时的饭量来决定每餐该吃多少。“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这无饥无饱,就是进食适量的原则。只有这样,才不致因饥饱而伤及五脏。

要暖。中医讲,脾胃乃后天之本。胃喜燥恶寒,所以要避免冰的凉的食物刺激,要暖食。冷食、冷粥之类的食物,会使腹中受寒,导致腹痛、呕吐、下利等胃肠疾患,这点对年老体弱的人尤其重要。但是要注意,暖食不等于烫食,经常吃过烫的食物会损伤食管。有研究表明,经常吃过烫的食物,会导致食管癌的发生率升高。

要均衡。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在饮食中,老年人如果能做到主食、肉类、蔬菜、水果互相搭配,是能够起到很好的补益精气的作用了。饮食是我们后天赖以生存之本,唯有做好饮食的调养,才能保证尽天年。

(来源:人民健康网综合)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下一篇

门诊统筹签约实现“秒办”

2019-05-23 08:15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